薛海鸥画
领导干部每天忙些啥?他们的工作是否有效率?所办的事群众是否满意?6月14日至15日,和顺县500多名干部的 “工作日志”第三次被“晒”到了县城最热闹的政府广场,接受全县人民的检阅。展板前、长桌旁,站满了正在全神贯注翻阅日志的群众,许多人还认真地在评议表上划勾、在评议簿上写下感想和意见。
一位专程从乡镇赶过来的退休干部对这项工作非常关注。他认为,“晒”日志是一个转变干部作风、走好群众路线的举措。不干事无内容可写,没干出成绩又没法写,写完了让群众评议、干部互评,干部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群众的监督,作风建设才更有意义。
和顺县决策者认为: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就是要让每名干部自我加压、自我约束、自我转变作风,而通过“晒”日志,接受群众监督评议,更是提升和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手段。
“晒”日志,亮作风——让群众更好监督干部,让干部更好服务群众
“刚开始记日志真有点不习惯,日常工作,干了些啥自己明白就行,有必要像模像样地写成日志吗?会不会被认为是形式主义?但一段时间下来,翻翻日志本,发现自己做了不少事,为群众解决了问题,很有成就感,未办成或未办好的事,也总惦记着去办。”和顺县史志办副主任杨善文在记者调查时说。
2012年是和顺县确定的“干部作风提升年”,在年初的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上,和顺县要求在全县科级干部中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当年4月份,全县500多名科级干部每人领到一个墨绿色的日志本。按照要求,他们开始把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和感想写在日志本上。不仅要定期给县委和人民群众交账,由县委、政府、组织、纪检等部门进行检查和评议,还要不定期地进行集中“晾晒”,接受群众监督,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
如今,翻开这500多本党员干部的“工作日志”,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位干部给老百姓干了些什么事,更能发现他们对当前农村工作、群众工作、民生改善工作的一些见解和思考。
记在心里,想在脑里,写在纸上,看似简单却意义重大,每一次记下民情日志,都是对干部能力的一次考验和提升。实践也证明,“记”日志不仅培养了干部勤于思考的工作习惯,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执行力、责任感,而且可以增进干群关系、在全县形成干部争先领先、群众支持参与的发展氛围。
“晒”日志,比业绩——坐而论道的干部少了,真抓实干的干部多了
正在广场看日记的喂马乡副书记刘海鹏说:“把近半年的工作交给全县群众评议,心里还是很忐忑。一方面,想看看自己的日志有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能听到对改进工作有益的建议也不错;另一方面,也想看看其他人的工作是怎么做的,好改进自己。”
而县防疫站副站长温彦斌则认为自己在晒日志活动中的最大收获是:“大家比着干工作,让我更加明白什么是老百姓希望的、拥护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记”日志成为全县干部的新习惯,大家发现,只有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并且将好事办实,将实事做好,才能写出好日志,否则有凭有据的 “恶评”让人“伤不起”。
“5月5日,今天在冯大爷家,和老人谈城市拆迁、谈县城总体规划,讲政策、讲好处,老人家觉悟高,表示支持工作……”“5月15日,和拆迁户一起搬迁,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朴实、善良、顾全大局……”
城市拆迁是和顺县建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地、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一个过程,参与拆迁的单位干部,在日志中详细地记录了老百姓对政府决策从不理解到理解、到配合的转变。
责任感和被理解更加激发了全县干部扑下身子为民服务的意识。走基层,他们马不停蹄四处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参加劳动,和村民们共同商讨致富的路子。参与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民生工作、信访维稳,他们在日志本上认真记录做了什么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已经做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哪些所思所想,有哪些得失,需要怎么改进。“身子沉下去,和百姓的心自然就贴紧了,工作也就更有精神气了。”这是和顺县干部的普遍感受。
“晒”日志,聚能量——干部工作创新催生转型跨越发展良好态势
“老刘,我看你日志中记的四字工作法,挺好的,给咱讲一讲吧?”6月15日,在和顺县政府广场“晒”日志现场,和顺县职业中学毛爱国向民政局工会主席刘瑞求教。
“其实,这是上一次‘晒’日志时,我从其他同志日记中学到的。”刘瑞笑着回答。
“晒日志”不但让群众评干部干得好不好,也成为干部互评互议互相学习的平台,有比较就有压力,有压力就会凝聚成不甘落后的动力。
和顺县县委副书记赵城武对“晒”日志感受颇深:“干部接‘地气’了,群众也对干部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了解才能增加理解,减少误解,从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集聚加快发展的正能量,促进和顺县的加速发展。
500多本日志,摆开来很壮观,差不多把广场围了一圈,记录的是每个科级干部的工作过程和思想经历,更记录了和顺县在转型跨越发展之路上的点滴变化。
在和顺县500名干部下基层帮农促增收活动中,每位党员干部发挥部门和自身优势,多方筹资,积极帮扶,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县农村呈现出产业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气象。城区建设整合改造、恋思水库建设是去年实施的两大重点工程,在拆迁和移民搬迁中,全县干部一直工作在第一线,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如今的和顺,一幅科学发展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本报记者 苗武军 白续宏本报通讯员张森林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