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朋正在绘制几何图形。
7月13日,从运城市平陆县前往洪池初中的路上,一名男子在烈日下骑着摩托车。他穿着长袖,一只袖子空荡荡的。他叫张雷朋,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洪池初中的一名教师。
9岁那年,张雷朋因意外事故而失去整个左臂。由于当时年龄尚小,尽管他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与其他人不同,却并没有意识到这将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懂事,常常抚摸着自己空洞的袖子,黯然神伤。那段日子里,他的家人和老师给予了他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张雷朋暗下决心,将来也要做一名老师,帮助更多的人。求学期间,张雷朋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高考填报志愿时,尽管许多人告诫他,报考师范院校会对体形和相貌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他还是选择填报了师范院校。
四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离家较近的平陆县洪池初中任教。当时学校极缺数学老师,他接受了初一、初二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由于只有一只手,在教学过程中,张雷朋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绘图。用一只手在黑板上绘制一个规范的几何图形,对他来说非常难,他需要用整个左肩压住直尺或三角板,用残存的右手手指捏住粉笔画线,特别费力而且成功率很低。
一节课只有45分钟,不允许他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在绘图上。张雷朋非常苦恼,他在犹豫,是向学校提出让他教其他轻松一点的课程,放弃数学教学?还是想办法克服困难?“常人能做的事,自己一定也要做到。”张雷朋苦思冥想,开始尝试改用小黑板,手脚并用绘制图形。为了在讲课时节省更多的时间,他在备课时提前把需要的几何图形全部绘制好。这样的过程,张雷朋常常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将一幅图画好。
在张雷朋的理念中,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把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教给学生,还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住校的学生生病时,他亲自带着学生去看病,有时在学生的病床前一守就是一夜。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帮助,也在心理上关怀单亲家庭的学生。
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要选择当数学老师时,他说:“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别人眼里,可能觉得我是一个残疾人,应该选择比较轻松的事情去做。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张雷朋的辛勤和汗水没有白费,他所带的班级,数学成绩连续数年取得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因为教学认真,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称赞和学校的信任。
张雷朋的拼搏精神感动了很多人。2012年8月,由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摄影评选活动中,以张雷朋优秀事迹为素材的摄影作品《闪亮人生》获得优秀奖,2012年8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同时,《中国日报》和《中国摄影报》也刊登了张雷朋老师的照片和事迹。光明日报2012年8月28日撰文《感人至深,催人思考》,高度评价了张雷朋的感人事迹和执着精神。
谈到自己的家庭,张雷朋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一行和张老师一同走进学校为他安排在校园里的小家。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张雷朋两岁的小女儿欢叫着扑到爸爸的怀里,他的妻子热情地端茶倒水。他的妻子是大学生村官,他们2009年结婚,婚后俩人生活得很幸福。张雷朋非常体贴自己的妻子,课余时间经常帮妻子做家务、照看女儿,脏活、累活、体力活从不让妻子动手,周末甚至骑着摩托车载着一家三口外出旅游购物。他能单手驾驶摩托车,而且骑得又平又稳。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他笑着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啊,我就和正常人一样啊。”但在日常生活中,与正常人相比,张雷朋确实有着诸多不便。比如,因为身体的缺陷,张雷朋一般穿衣服比别人慢一些,而他又是班主任和年级主任,每天早晨必须赶在起床铃响之前进入工作状态。为了不迟到,他总把自己家里的闹钟调得比学校起床铃早半小时,这样就不会因为穿衣服而耽误时间。据他的妻子介绍,张雷朋认为自己独臂穿短袖给学生上课有些不雅,因此,他在夏天都坚持穿长袖衬衫给学生上课。常常一节课下来,他汗水直流,燥热难当,却从不抱怨。
见习记者 张晓利 通讯员 裴晓勤文/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