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20多年为乡亲救治牲畜分文不收还残了根手指(图)

时间: 2013年07月12日04:31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给骡子听诊


为村民讲解家畜防疫知识


诊治过8000多头牲畜,帮乡亲们挽回不少损失,宋金说,“想到这些,我就满足了”

“老宋,我是西宜兴村的孙如节,我家的骡子可能病了,你能不能过来看一下?”7月8日一早,62岁的宋金刚起床,电话就响了,他草草收拾了一下,骑上自行车就出门了。


宋金是广灵县宜兴乡附近十里八村的“名人”,因为他有一手给家禽牲畜治病的绝活,更因为他治病从来没收过分文费用。“说他是兽医,他和乡里的兽医站没有一点儿关系,不领工资没有补贴,每天忙着帮乡亲们,自己却靠着包别人的4亩地为生。”宋金出诊,妻子郭好荷与记者唠起了嗑。


宋金是宜兴乡三间房村人,上世纪70年代从兽医专业班毕业后,被县畜牧局分配到宜兴乡兽医站任养猪指导员,1985年调到县食品公司做防疫检疫工作。1992年,公司效益不好倒闭,宋金下岗带着妻子儿女回到三间房村。也正是那一年,宋金3岁的女儿患小儿麻痹,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及时去大医院诊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导致孩子下肢瘫痪。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宋金,他看到乡亲们都还不怎么富裕,经常为家禽牲畜染病死亡苦恼,于是决定重操旧业,义务为乡亲们服务。


十里八村家家都能找出开药方的烟盒纸


8日上午9时多,记者赶到西宜兴村,宋金已经为孙如节家患病的骡子开好了药方,“买回药喂了就好了。”宋金边收拾自己的家什,边叮嘱孙如节这几天要注意的事项。“进来喝口水吧。”“不了,回呀,早饭还没吃呢。”


穿着一身旧中山装的宋金又急急地往家里赶。“火急火燎地,咋不吃完早饭安顿好再来?”面对记者的疑问,宋金说,广灵县是传统农业县,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山区群众对兽医的依托就和鱼儿离不开水一样重要。“你们城里人不知道牲畜对乡下人的金贵,很多人家就指着一头骡子一头驴生活,有个三长两短就是好几千块钱的损失。所以,谁一来电话我立马就去,怕一拖坏事。”


宋金不会骑摩托车,出诊时不是步行就是骑自行车,要么搭乘顺路的农用三轮车,他不分白天黑夜,不论酷暑严寒,不管路程长短,只要有人来叫或者电话一响,他立刻动身前往,常常是一天跑好几个村子都不能休息。二十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广灵10个乡镇的山山水水、沟沟洼洼,骑坏了4辆自行车。“老宋是个大好人!”说起5年前宋金给自家驴子治病的事,直峪村村民大年记忆犹新。那年,大年家怀胎的母驴病了,傍晚时分,宋金来了,一看,驴子患了肠梗阻,病情很严重,大年急得直抹泪。宋金二话没说,给手消了毒,一把一把地从驴子肛门往外掏粪,整整折腾了一夜。天明时分,驴子的病情有所好转,宋金给大年用烟盒纸开了个中药处方,然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家。“附近十里八村,大家都能从家中找出宋金开药方的烟盒纸。”大年说。


不挣工资不收诊费全凭对乡亲们的感情支撑


“别的兽医治好一头奶牛,一收就是几百块钱,老宋却总是分文不收。”前些日子,三间房村周永胜养的两头奶牛患了病,一头腿拐了,站不起来,另一头是产后子宫发炎。


为了治好这两头奶牛,宋金一连几天都往周永胜家跑,一边观察,一边对症下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宋金的精心护理和医治下,两头奶牛都痊愈了。“这次说啥也不能白干。”心有不忍的周永胜掏出500元钱,宋金却笑着说:“咱乡里乡亲的,给啥钱哩,咱就这点儿能耐,还能给大伙做个啥?”最终,这500元钱也没能塞到宋金手里。


为了帮助乡亲们,宋金还落下了拇指残疾。2012年3月19日,西宜兴村贫困户王中海的一头毛驴患上了热风,又踢又咬,为了及时控制病情,宋金决定立即给毛驴注射镇静药剂,王中海有病帮不上忙,宋金只得自己动手,可哪知就在他左手卡住笼头拉驴,右手准备打针的时候,却被毛驴狠狠地咬住了左手,后来尽管经过多方治疗,宋金的一只手算是保住了,但大拇指却落下了终身残疾。


这次受伤,不仅让生活本来就很困难的宋金花去了6000元医药费,还付出了一年半无法干农活的代价。按理,这事事主应该负责,但宋金却没向王中海要过一分钱,“中海困难,至今还一个人生活,我至少还有个家,咋能再和他要钱呢!”


多年来,宋金总结出了治疗家禽家畜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多个秘方。俗话说:长圣人,短艺人。一般来说,技艺都是保密不外传的。可对宋金来说,只要有人向他请教,他总是将秘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


西宜兴村孙如文饲养了200多只绒山羊,为了搞好防疫工作,孙如文经常上门向宋金请教,宋金将所有诊治方法传授给了他。现在,孙如文按照宋金传授的诊治方法为绒山羊打针,羊群从无疫情发生。多年来,宋金还把一些秘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许多养殖大户。“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啥也没落下,就赚了个满头白发,还贴了个大拇指。”郭好荷说,两个外地打工的儿子虽已成年,但都未成家,自己也在农闲时节出去给人做保姆,家中只剩残疾的女儿和宋金。种地、出诊、照顾女儿,这就是宋金二十多年的生活轨迹。“我不挣工资、不收诊费,全凭对乡亲们的感情支撑。”根据宋金自己的统计,二十多年来,他诊治过8000多头家禽牲畜,“可以说给乡亲们挽回了不小的损失,想到这些,我就满足了。”宋金说。


本报记者 郭斌 特约记者 霍飞飞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