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右玉林世美:11年坚守瘫痪丈夫(图)

时间: 2013年07月04日01:25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林世美每天坚持为丈夫按摩。


【公益档案 NO.6】


姓名:林世美


身份:朔州市右玉县农民


事迹:11年前,下井拉煤的丈夫遭遇“落顶”致瘫,林世美艰难撑起这个家,并做到了别人难以想象的事情:11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不离不弃喂饭喂药、擦洗身体;节衣缩食,养育一双儿女考上大学。她完成着一个妻子的坚守。


现状:没有更多的生活来源,夫妻俩节衣缩食,甚至连吃肉都是奢侈,但仍然艰辛供一对儿女上大学。


受助金额:5000元


人生最大的快乐,最深的满足,最强烈的进取心,都来自于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而使一个家庭充满爱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有一对彼此相爱的夫妻。但如果你枕边的人瘫痪在床,家庭还能充满爱吗?


在朔州市右玉县,一位普通的妇女就做到了别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丈夫瘫痪在床11年,她不离不弃喂药、喂饭、擦洗身子……养育一双儿女都考上了大学,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妻子的坚守。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


6月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场大风过后,大雨不期而至,坐在轮椅上的姚尚忠扶着轮椅,艰难地俯下身子用布条勒紧了自己的双腿,双眉紧锁,细汗布满了额头。他不时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盼着天早点放晴。自从瘫痪之后,双腿虽没有任何知觉,但遇上变天,姚尚忠的腿比天气预报还灵,一直抖动个不停,天气变化越大抖动越厉害。


记忆拉回到11年前的5月12日,这一幕也经常会出现在姚尚忠的梦中,一次次被惊醒。


那天,天刚麻麻亮,困意还写在每个早起人的脸上,姚尚忠和工友们离开了工棚,一起开着三轮车下井拉煤,一干就是4个小时。上午10时许,姚尚忠和工友们一边往车上铲煤,一边说笑,一边商量着运完这趟,在外面歇歇脚、抽支烟。“轰……”姚尚忠的头顶上大块的煤落下,“落顶了”,瞬间他意识到了危险,双腿却赶不上煤块掉下的速度,连呼救都来不及就被重重地压在了煤层之下。


刚刚还有说有笑的工友们被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姚尚海,姚尚忠的亲弟弟,同在一个矿拉煤,刚把车开出井口,闻听出事了,他拨开人群,在全是黑乎乎的面孔中仔细寻找哥哥,一无所获。他疯也似的往井下冲,身边的工友都没能拉住,凭着头顶上昏暗的矿灯,在出事地点,姚尚海发现了姚尚忠驾驶的三轮车,冒着矿井可能再次发生塌方的危险,他与几个工友一起搬开上百斤重的煤块,拉出了姚尚忠。此时,姚尚忠已经是深度昏迷,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姚尚忠的状况可谓惨不忍睹,右脑开裂,左眼球掉在眼眶外面,右腿向后翻,血水混着煤泥往下流,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肋骨断了8根,脊椎断裂,连接诊医生对他的生还都不抱太大希望。然而,身体受如此大的创伤没有断了他生的愿望,几天后,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林世美在事发当晚才知道消息,当时就哭成了泪人,一晚未合眼,第二天她赶最早一班车到了医院。“那时候的心情真是没法用语言表达,当时,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小学,我每天都以泪洗面,想着家里面的顶梁柱倒下了,不知道自己和孩子们未来的日子该怎么过。”6月25日,林世美苦笑着回忆说。


撑起一个家备尝心酸


在农村,男人就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柱子倒了,家庭生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作为妻子,林世美也曾撕心裂肺地哭过,但是,伤心过后,她坚定地挑起了照顾全家人的重担,田地里的农活儿、孩子的学习、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全靠她一个人忙里忙外地操持着,为撑起这个家尝尽了心酸。


她不厌其烦地给丈夫喂药、喂饭、擦洗身子……有好吃的,先尽丈夫和孩子,自己缺乏营养,面黄肌瘦,走起路来都打晃。


为了体贴劳累的妻子,最初两年因长期卧床,引起皮肤严重溃烂,身上多处生疮化脓,姚尚忠却常常强忍着疼痛,不吭声,装出没什么的样子。林世美却总能从中看出实情,不论忙闲,常年坚持用温水为丈夫擦洗身体。她告诉丈夫:“你别心里过不去,有你在我们才是一个完整的家,我们这辈子做夫妻是因为上辈子有恩德,下辈子我还做你的老婆。”


话虽如此,但做起来有多难只有林世美知道。姚尚忠一米八的大个子,原来体重一百六七十斤,虽说出事之后,体重锐减,每天上下炕仍不是一件易事。


在他们的卧室里有一个奇怪的装置,在炕上和大衣柜之间搭着一根铁棍,铁棍上垂直拴着三根绳子,绳子被常年把握,绳头已经黑得发亮,每天姚尚忠就靠它支撑起自己的上身,然后由身高不足一米六的林世美抬着腿上下炕,林世美体弱,腿时常磕在炕沿,瘀青常年相伴。


为了减轻林世美的负担,姚尚忠坚持每天只上下炕一次,轮椅是他多年来的伙伴,白天全在上面度过,困了就把轮椅展开在上面打个盹。另外,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因为下身瘫痪,尿管伴随左右,每次上下床都会弄掉,所以,他在轮椅上再累也硬挺着。姚尚忠每天还控制着自己的饭量和饮水量,晚上尽量不喝水,水果更是一口不吃,担心吃坏了肚子,上厕所又给家人带来不便。


记者见到轮椅的轮胎已经磨平,原先的扶手早已脱落,姚尚忠自己找木头做了扶手,用螺钉固定,为防磨损,又用细铁丝紧紧缠了一圈,挨胳膊的部分被磨得锃亮。


天晴的时候,林世美会推着姚尚忠到院子里透透气,为此,家里的门槛全被削平,做成了“无障碍通道”。


儿女点燃家的希望


贫贱夫妻百事哀,何况丈夫又瘫痪在床,是膝前的一双儿女撑起了他们所有的希望。


多年来,夫妻俩节衣缩食供子女上学。为了省钱,林世美更是想尽各种办法。


在坐轮椅的第一年,轮椅配套的还有一个防止生褥疮的气垫,人坐在上面难免会动,气垫的接口两三个月就会出现裂缝慢慢跑气,一年之内换了三个。虽说一个仅二三十元,但舍不得再买,林世美照着样子用布做了一个,里面装上荞麦皮,代替了气垫。


若不是孩子们回来,家里难得能闻见肉香。“现在孩子们上学走了,我们已经几个月不吃肉了。说不想吃是骗人。最初,我强迫自己相信肉不香,少吃肉,渐渐地到现在,我们真的觉得吃肉不香了。”姚尚忠和林世美说。


十多年来,夫妻俩没置办过一件新衣。姚尚忠有三套衣服,一套是当年下煤矿时的工作服,两套是儿子军训时发的服装,林世美的衣服则都是亲戚朋友们接济的。


无论多难,都要让儿女上学。林世美说:“我们没文化,但是我要让我的孩子学知识、有文化。”


“快来看,这全是我家儿子和姑娘的奖状,从幼儿园到初中,每年都有。原本都贴在墙上,后来,儿女大了,不愿让贴在墙上,我舍不得扔,摘下来收起来了。”林世美从储物间里拿出一大卷发黄的奖状,此时,她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俩很早就懂得不乱花钱,家里买不起好炭,不好点着,兄妹俩放了学就跟着林世美到县城南面的小南山上去捡柴火。


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2012年,兄妹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山西农大和大同大学医学院,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让哥哥继续上学,妹妹主动提出要辍学去找工作。


“爸爸有钱,你们上吧,不怕。”虽然家里捉襟见肘,夫妻俩暗地发愁,但在儿女面前夫妻俩仍表现出坚强。


上大学这一年,让夫妻两个颇感欣慰,儿子利用课余时间给饭店端盘子洗碗,女儿利用节假日在医院做护理,俩人的生活费靠自己的双手基本无忧,还不时往家里捎点东西。马上要放暑假了,儿子从学校打回电话,说暑期想打工就不回来了,林世美眼噙泪花,“孩子长大了。”


本报记者 权力超 文/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