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身患肝癌 妻子狠心离去 儿女远在外地
亲情与同学情,哪个更为亲近?答案毋庸置疑。然而,在吴德田的身上,亲情薄如纸,同学情反倒荡气回肠。
今年65岁的侯马普天电缆厂退休职工吴德田,在身患癌症后,妻子离异,三个儿女又不愿在病床前尽孝。这时,他的13位老同学挺身而出,主动担负起了陪侍和料理后事的重担。悠悠同学情,演绎出了一段人间大爱。
查出肝癌,妻子提出离婚
1969年,20岁的陕西小伙吴德田在西安邮电学校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和100余名同学来到侯马,建设国家重点企业邮电部五O二厂(2005年改为侯马普天电缆厂)。小伙子个子高,爱打篮球,加之爱学习和肯钻研业务,很快得到了同在本厂幼儿园工作的年轻姑娘张贵玉的青睐。第二年,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俩人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几年后,一双儿女先后出生,当时生活虽然艰苦,但在妻子的操持下,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和和美美。不幸的是,1988年,张贵玉被查出患有癌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妻子去世后,当时考虑到儿女尚小,在好心人的撮合下,吴德田1991年又与侯马五O一研究所的大龄女青年田中秋喜结连理。婚后几年,田中秋一直未有身孕。1993年,俩人抱养了一个女儿。
2012年7月,不幸再次降临到吴德田的头上。一天,吴德田因腹部疼痛去厂医院做检查,却被查出患肝癌晚期。起初,他没把病情告诉妻子,还将诊断结果藏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后,看到丈夫整天闷闷不乐,在妻子的一再追问下,吴德田才向妻子说明了病情。不料妻子把脸一沉,始终一言未发。一个月后的一天,妻子向他提出离婚。吴德田没想到多年的夫妻会在这个时候提出离婚。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没想到如今在自己身上应验了。看到妻子去意已决,吴德田不得不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离婚后,刚开始田中秋还和吴德田住在一起,给他做饭、熬药。到了今年3月,随着吴德田病情的进一步加重,田中秋把吴德田送到了侯马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的刚开始几天,田中秋每天还到医院陪吴德田检查和化疗、送饭,但随后探望次数越来越少。吴德田在医院没人照顾,经常吃不上饭。他给田中秋打电话,田中秋以“咱们现在已经离婚,不便前来照顾”为由搪塞。他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女打电话,儿女们却都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万般无奈之下,吴德田想到了自己的13名同学(原100多名同学大部分都陆续调到了外地),他拿起了手机……
没人照顾,同学赶到医院
从内心说,吴德田不想麻烦同学。他的13名同学如今都已年过花甲,最大的有70余岁,最小的也有64岁,有的常年有病,在家里还需要老伴和儿女照顾,怎么忍心让他们再来照顾自己呢!但他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
首先接到吴德田电话的是杨周虎。杨周虎今年68岁,有高血压、心率不齐等疾病,但吴德田知道,杨周虎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在厂里,谁家有了困难,他都愿意出面帮一把。“什么,你在医院住院身边没人照顾?”放下电话,老杨急忙用电话联系上了同学张锄、郑国兴、赵庚寅、梅妙庆、赵兴峰等,立即赶到了医院。在病床前,吴德田好像盼到了久违的“亲人”,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当时已到了9点多钟,吴德田还未吃早饭,有的同学立即下楼给他买来早点,有的给他打来了洗脸水。这时临床的一位病友说:“这个老师傅家里人好几天都没有来了,每天吃饭都是我们到食堂给他买点饭回来吃。”
吃完饭,因为吴德田已经不能起床,只能躺着,几个同学又推着活动床送他去做检查。检查结束回到病房后,几个同学商量决定,在场的6个同学俩人一班,轮流在医院照顾吴德田。随后几天,其他几位同学知道了吴德田的情况后,也纷纷到医院探望、照顾他。就这样,全班在同一个厂的13名同学一个不少全部加入到了照顾吴德田的行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吴德田的病情有所好转,出院后回到家里,同学们又时常上门探望,帮他料理家务,照顾起居。但不久,吴德田的病情又急剧恶化,不得不再次住进了医院。13名同学依然又担负起了照顾吴德田的任务。大家不论谁一有空就来到医院,家中有事和需要休息时轮流值班,也会保证有一个人在医院照顾吴德田。因医院离家都比较近,这些同学们,今天他家包了饺子,明天你家包了包子,后天谁家炖了排骨,就给吴德田送来,变着法儿给他改善生活。
因为病情,吴德田大小便都在床上,每次大便完他都不好意思让同学们给他倒。同学们却说:“老吴,我们都是老同学,你就当我们是你的亲兄弟就行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一次张锄在负责伺候吴德田,他闻到一股臭味,急忙掀开被子,原来那天吴德田因为拉肚子,不小心拉到了被子里,不好意思让同学给洗涮,就一直盖着。张锄立即把吴德田的被褥和里里外外的衣服换下拿到洗衣房去洗,怕洗不干净又把自己的爱人叫来帮忙洗,使吴德田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亲人无情,同学情谊无价
今年5月,吴德田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时常昏迷,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
5月23日,吴德田又昏迷了一天,醒来后,他示意身边的郑国兴把伺候他的同学都叫来,他要当面感谢他们。当13名同学都到齐后,他双眼充满了泪水,用含糊不清的声音说:“同学情谊我永生难忘,这辈子无法感谢你们,来世我一定报答。”说完这句话,他又昏迷了过去。
当晚,吴德田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得知吴德田去世的消息后,13名同学又立即赶到了医院为他办理后事。大家你布置灵堂,他联系火葬场,为吴德田的后事忙碌着。
“你是吴德田的女儿吗?你父亲去世了,请你赶快回来吧。”对方声音在电话里停顿了一下,几秒钟后说:“我现在忙,回不去,麻烦你们给办理一下吧。”
“你是吴德田的儿子吗?你父亲昨晚去世了,你赶快回来办理后事吧。”对方答应回来,但等了几天也未见身影。
通知吴德田的前妻田中秋,她只是和养女在开追悼会时来了一趟,待遗体火化时,以“家中有事”为由,就匆忙离开了。
在无儿无女无亲人的情况下,13名同学又当起了亲人的角色。一位同学在吴德田的灵前鞠了一躬,说:“老田,你安心走吧,一路上有我们陪你。”
就这样,13名老同学抬起吴德田的灵柩向火化场走去。他们蹒跚的步伐,飘逸的白发,既让人心酸,又让在场的人肃然起敬。“我干火化工2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年龄的人抬遗体。”在场的火化工也被感动了。
人间处处有真爱,同学情谊似海深。让我们记住这13位同学的名字,他们是:杨周虎、张锄、郑国兴、赵庚寅、梅妙庆、赵兴峰、李克新、霍抗生、张天水、王发田、张辉、孙树礼、种玉屯、张贵有。
郭兆宾 柴卫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