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一辆旧自行车载着婚姻驶向幸福(图)

时间: 2013年07月01日04:18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本报记者徐麦丽 摄

路上,新郎骑着装扮一新的自行车,载着身穿白色婚纱的新娘


4年前,他用这辆车载着她穿梭校园4年后,还是这辆车,他载着她步入婚姻殿堂


 

他们身后,是40余位骑着公共自行车的亲朋好友

本报6月30日热线消息(记者 徐麦丽 实习生 赵娟)没有奔驰、宝马,送他们走入婚姻殿堂的,是一辆共同陪了他俩4年的普通自行车。今日上午,一对新人骑着一辆普通的自行车走在前面、亲友团骑着40余辆公共自行车送亲的场景,成为省城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日10时30分许,市民李先生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反映在省城荣军北街一小区,有一对新人的婚礼很环保,新人和亲友团全是骑着自行车。再过半个小时,他们就要骑着自行车从家出发前往位于体育南路的饭店了。


闻讯,记者一边与李先生联系,一边赶往现场。11时,记者到达体育南路晋阳街口时,得知新人已出发,快到坞城南路晋阳街口了。随后,记者赶到坞城南路晋阳街口不久,远远就看到坞城南路上,西装革履的新郎骑着一辆经过装扮的自行车,带着身穿白色婚纱的新娘走在路上,他们后面,是由40余辆公共自行车组成的亲友团。粉红色的绣球、红色心形气球迎风飞舞,伴之以清脆自行车铃铛声,气氛很喜庆。


这场婚礼引来路人关注,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车队在经过晋阳街时,正在一家饭店吃饭的王女士看到这温馨的一幕,不住和朋友说这样的结婚方式真好,真浪漫。“人家这才叫浪漫呢,不管是租的奔驰,还是宝马,那不是自家的车,没有纪念意义,骑着属于他们的自行车多有意义了。”王女士说。


自行车队沿着晋阳街,拐到体育南路上,骑了约半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天气闷热,穿着西装的新郎骑到饭店门口时已满头大汗。新娘用手擦新郎额头上的汗,心疼地说:“累了吧。”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听着却是满满的小甜蜜。“一点都不累,今天心情真是太好了。”刚刚骑行结束,新郎虽说话有些喘,但满脸洋溢着幸福。


这样的婚礼,新娘的感觉怎么样?新娘有些“委屈”地说,其实坐得挺累的。“因为要时刻注意自己不能坐得轻了,也不能坐重了,怕他骑得累呢。”新娘王晓婷笑着说,一路上,她都在担心自己的体重对老公近半小时的骑行来说会有相当的压力。


为什么想到骑自行车结婚呢?新郎徐宁说,他们是大学同学,婚前已恋爱7年。王晓婷说,大三那年,因为徐宁要去较远地方上培训班的课,坐公交车不方便,他俩就决定买一辆自行车。从此,他们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一直陪伴着他们穿梭校园、街边。现在太原有了公共自行车,身边许多朋友都办了卡,他们商量后决定,让这辆陪伴了他们4年的自行车作为婚车,而众亲友就骑公共自行车送亲。而且骑自行车结婚,方便又环保。


这些公共自行车是早上刚租来的,还是提前预约好的?徐宁说,这40余辆公共自行车都是提前预约好的,之前他曾向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咨询过,被告知公司虽没开通这方面业务,但很支持他们这种环保的结婚方式。今日一大早,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就开专车,把这些车子送到他们小区附近。不过,亲友们得带着租车卡,跟平时一样刷卡租车。用完后,可以就近找租车点还车。如果找不到地方还车,公共自行车公司的专车还会再来拉车子。


简约又浪漫,环保又绿色,在大家的祝福声中,这对新人的婚礼完美举行。


(第一报料人李先生奖50元)


延伸阅读


他们的爱情故事


故事1:他俩的相识,源于一次圆梦行动


王晓婷说,她和老公第一次认识,是在一个圆梦活动现场。当年,家庭贫困的她考上大学,得到热心公司赞助。那年,老公徐宁也受到此次赞助,在圆梦活动的现场,他俩第一次见了面。


圆梦活动主要是热心单位、人士资助那些上不起大学的大学生,资助王晓婷的是位于太榆路的一家汽车公司,受益后,王晓婷想着利用国庆放假时间回报热心单位,就在学校张贴了一张红色海报,组织大家为热心单位表演节目。徐宁看到后,就找到她,要求参与到这场活动中。


王晓婷说,当时徐宁找到她后,就和她商量表演一个节目。商量节目、排练,他俩的接触多了起来。后来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虽然他俩都参加了这个活动,但节目没有表演成。虽然有点小遗憾,不过收获却是很大的:他们走到了一起。


故事2:他们送出99朵玫瑰祝福其他恋人


相识、相恋……王晓婷说,他们的7年,就是平平常常过来的,没有做过什么海誓山盟的事情,但有一件事,让她印象特别深刻,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忘记。


什么事呢?王晓婷说,大学毕业那年,同学们都在想怎么能给毕业留一个不一样的回忆。因为那个时候恰逢徐宁的农历生日,王晓婷思来想去,决定送给徐宁99朵玫瑰花。没想到,徐宁在收到玫瑰花后,又做出一个创意的举动,让王晓婷抱着那些玫瑰花,发给每一位在路上遇到的恋人,以此来祝福每一位恋爱中的人们。


本报档案


这些年,简单又浪漫的婚礼


叉车婚礼 2007年10月28日11时10分左右,在太原市滨河西路现代装饰城附近,出现了一支由20辆叉车组成的特殊婚车队。新郎陈学良是一名叉车司机,和新娘谈恋爱3年多了。他们决定结婚,但高额的婚车租赁费又让他们发愁。后来就决定用叉车组成婚车队。


出租车婚礼 2009年4月11日,太原的哥赵滨选用10辆出租车作为婚车队伍,不少前来捧场的的哥表示,采用这种方式,他们都挺激动。一位的哥说,好多人是自愿来帮忙的。


公交车婚礼 2009年12月9日早上8时许,一辆挂满鲜花、贴满“喜”字的公交车停在太原市体育路铜厂宿舍门口,这辆车是迎亲车。两位新人是典型的“80后”。新娘说,“公交车婚礼很拉风、很个性,也是倡导节约新风”。


自行车婚礼 2012年3月30日,一场自行车婚礼在大同街头上演。新郎陈辉和新娘田虹都是大同某单车俱乐部的成员,自行车是两人的“红娘”。说及举办自行车婚礼,新娘田虹说:“低碳省钱,又不失纪念意义。”


铲车婚礼 2013年6月13日,一场“铲车婚礼”出现在晋城市区街头。这支车队由6辆8.5米长的铲车领头,后面还跟有多辆轿车。28岁的新郎杨雷家是阳城人,在晋城工作。新娘毋江豫是晋城一家销售工程车公司的部门经理。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