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山西出了个“华北王”——乒乓球业余选手许晓峰印象记

时间: 2013年07月01日00:48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谁是球王”中国民间乒乓球争霸赛华北赛区球王争霸战6月9日在河北秦皇岛市刚一熄战,一个名字立刻成为了亮点。这倒不是因为他闪亮的光头造型夺人眼球,而是他在赛场上表现出的高超球技受到行家称赞,引起了广大球迷的关注和兴趣。


乒坛名宿许绍发在比赛现场点评时说:最后出场的许晓峰,不知道是哪里冒出的神仙……


“谁是球王”由影响力极强的体育明星现场点评,现场播出于央视体育频道,在中国竞技乒乓球市场趋于饱和与观众对国手比赛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状态下,向观众展现群众乒乓球运动的风采,不仅打开了全民健身的运作市场,而且由于“球王”地域性强的特点,也使争霸赛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让我们回到6月9日的比赛。男女比赛共设少年、中青年、老年等组别,华北六省市各有一名代表在不同组别的比赛中争夺“王”位。竞争力最强、分量最重的当属男子成年组,电视台也将这组比赛安排在最后的压轴场上。


果然,最后的决赛,竞争激烈和精彩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对阵双方是33岁的直拍选手许晓峰与25岁的刘浩。双方前两局战成平手后,决定胜负第3局的胜利天平开始倾向更为年轻气盛的刘浩。只见他手握横拍,进攻犀利,拉出的球又快又转,很快就以9∶5遥遥领先。就在大家都认定胜利将属于刘浩时,只见许晓峰以变化莫测的推挡,成功化解了刘浩多次势大力沉的进攻,比分变成了7∶9。紧接着,许晓峰两个发球抢冲成功,战成9平。逆境中连追4分,全场沸腾了,连世界冠军、原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许绍发也看得激动了:“这个赛区水平之高,打法之丰富,大大出乎了我的想象。”在双方战成10平后,许晓峰最终以12∶10战胜了对手。赛后,许绍发点评说:最后出场的那个许晓峰,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神仙,我觉得他的反手推挡太好了,甚至比马琳还要好!


身冠“华北球王”的许晓峰说:我是山西太原人,能为本省的体育做点事儿,感到非常荣幸


许晓峰,中等个儿,浓眉大眼,身体显得结实。别看他在赛场上生龙活虎,灵活多变,到了场外却闲静少语,不爱声张。面对记者发问,他有些腼腆:说我是山西太原人就行了,千万不敢拿神仙说事儿,其实,刘浩是河北六通俱乐部的成员,水平比我高,我只是幸运者,但我能为山西的乒乓球争了光,我还是非常高兴的。


原来,许晓峰还有个乒乓球之梦,虽然他没有成为专业选手,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许晓峰从小就喜欢乒乓球运动,6岁就进入太原市体校一边就读一边学习打球。在教练手把手的亲授下,许晓峰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三年后就开始初露锋芒。1989年,他获得山西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男子丙组单打第一名;1991年在第九届全国少年儿童《开拓杯》比赛中获男子乙组双打第一名;1994年在山西省第九届运动会上获甲组比赛团体第一、混双第一、双打第一;1995年在山西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勇夺甲组男子单打冠军,并被授予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然而就在他踌躇满志向更高层次发展时,命运却偏偏安排他走向了社会。1998年9月,18岁的许晓峰在太原市体校中专部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省太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会工作。


命运的改变并没有改变许晓峰对乒乓球运动的向往与热爱。在省交通厅、省高管局领导的支持下,许晓峰开始全方位充实自己,在乒乓球的业余之路上继续寻找自己的梦。他参加了体育大专班的文化学习,毕业后,就想办法挤出时间到各地打球,还曾远赴广东深圳市参加乒乓球俱乐部的联赛。其间,他与多名国手和高手同台练球或过招,每当有这种机会,他就仔细观察人家的动作,认真学习先进的打法,到结束南行回到山西后,他的球艺大增。


2007年,全国职工乒乓球大赛在上海举行,许晓峰作为山西队的主力参赛。面对各地群英,许晓峰沉着应战闯进男子单打的决赛圈,最终登上了冠军领奖台。这个冠军对于山西职工体育的意义是重大的,对群众乒乓球运动也是一种鼓舞,山西劳动竞赛委员会为他荣记一等功。


对于“推挡技术比马琳好”的说法,许晓峰表示:自己没法和马琳比,但相信功到自然成,中国的推挡技术不能丢


许绍发的点评让许晓峰出了名,但许晓峰对此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说,那是许指导对我的鼓励,我没法和马琳比,马琳的摆短、控短和推挡、台内挑打技术是世界最好的,但我相信功到自然成,我要向马琳学习,争取技术上更上一层楼。


许绍发是中国左推右攻打法的典型代表,他创造的高抛发球抢冲至今还有世界影响。事实上,如今在中国乒坛横板成风,直板逐渐淡出的情况下,在民间高水平的赛场上能看到用推挡技术打败横拍的弧圈冲拉,凡是内行,谁都会感到亲切和激动。其实,许绍发的点评是高水平的,他深知直板技术的内涵与不易,也看出了许晓峰多年的付出,他是在用一种情感呼唤直板打法的回归。


许晓峰正是坚持直板打法并钻研推挡技术的探索者。自从横板横行,直板也用起了横打技术后,我国传统的推挡技术便被逼到了一个尴尬的角落。在一次省青少年比赛中,上百人的后备军中只有两名直拍选手;还有一些退役选手到社会后,为了打出好成绩,也弃“直”改“横”。对此,许晓峰有自己的看法,直板打法灵活多变,处理台内球有优势,推挡应用的好,可以四面拨千斤,有效控制对方,为衔接进攻赢得主动,这是中国乒坛的宝贵技术,不应该随便丢掉。我们不应该盲目跟风,不管什么打法,业在于精,只有功夫下到了,才能有收获。可以看出,这就是许晓峰对乒乓球的所悟之道,也是他的动力所在。许晓峰表示,不愿意看着打直板的选手越来越少,那样不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如果他的打法哪怕能起到很小的传播作用,他也愿意继续坚持下去。


对于7月在北京举行的总决赛,许晓峰说得实在:谁不想拿冠军?谁都不好打,我会尽最大的努力。


李春耕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