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平行志愿填报 分数是硬道理(图)

时间: 2013年06月26日03:41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6月26日,我省高考志愿开始填报,根据成绩、排位、段次,考生和家长心里都有个“盘算”。在抉择的过程中,接触频率最多的高考词汇是平行志愿。2012年,我省首次在一本院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今年将平行志愿扩大到了二本院校。从2012年的实施情况来看,知分、知位、知段填报志愿,分时分段网上填报及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确实会改变一些考生的命运,并改变了学校的录取以及招考部门的工作。


又到了高考志愿填报的日子,本报记者采访了省招考中心负责人、高校招生负责人,并选取考生个例进行分析,勾勒出平行志愿带来的改变。


【名词解释】


传统志愿


考生可以填报一个第一志愿院校和若干个平行参考志愿院校。


投档模式是:先投第一志愿院校。投第一志愿院校时,先分科类将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未录取的考生按第一志愿院校分开,再将第一志愿填报同一院校的考生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如果某考生第一志愿落选,再参加平行参考志愿投档。平行参考志愿投档时,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或高于自己填报的某所平行参考志愿院校第一志愿的投档分数,也只有在这所院校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满额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投档。这就使考生在第一志愿落选后,平行参考志愿落选的概率也较大,致使部分高分考生因为第一志愿选择失误而在本录取批次落选。


平行志愿


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平行院校志愿。


投档模式是:先分科类将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未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位次,再按照位次顺序对考生逐个进行投档。在对某个考生投档时,遵循其所报平行院校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判断,只要考生在填报的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中有一所院校有调档缺额,就予投档。因此,平行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对考生来讲,较大程度地增加了被投档机会,扩大了志愿选择范围,降低了志愿填报难度和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招生高校的投档率。


从“靠点儿运气”到分数优先


传统志愿vs平行志愿


填报传统志愿时有一种说法,“填个好志愿,相当于多考了几十分”,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志愿投档模式下,志愿的分量有多重。


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是以分数优先。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和家长最直接的感受是,志愿填报目标性更明确,心里更有底。相比传统志愿投档模式,在平行志愿下,填报容易了,自然命中率大大提高,减少了高分落榜的现象。


录取风险大大降低


不同志愿设置和投档原则下建立的不同投档模式,给考生的投档优先权利是不同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由“分数”决定考生的投档优先权利,而传统志愿投档模式由考生的“志愿”决定。


通过对我省两个考生参加高考经历比较,可以看出传统志愿与平行志愿之间的差别,以及对考生命运的影响。


小安2011年参加高考,当时我省还是按照传统志愿模式投档。填报志愿前,她估分为610分左右,当时对填报志愿有参考价值的只有学校历年的分数,以及在我省招生计划,其他只能靠运气,因为并不知道其他考生会报什么。最后,小安的实际成绩为603分,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北京科技大学最低投档分数为607分,她便不能投档到北京科技大学;她所报的4个平行参考志愿院校的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第一志愿最低投档分数虽然低于她的高考成绩,但该校一志愿档案已满额,不能投档到该学校;同样道理,也不能投档到另外3个平行参考志愿的学校。当时,小安只能参加本批缺额院校志愿征集或参加下一批次志愿院校的投档了。那么高的成绩走不了一本A类的学校,小安选择了复读。


与小安不同,小贾2012年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前就知道了自己的成绩是595分。他填报志愿难度小了很多,不仅知道成绩,而且还知道排位、段位,结合学校的计划数,父亲帮他很容易地排除了不可能上的一本A类学校。选择出自己有可能上的院校,而他想学化工类专业,很快确定了想报考院校的大体范围。参考院校录取分数线,再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便确定了5所学校,A志愿是天津大学,那是冲的,B、C志愿以稳为主,D、E志愿考虑保险。计算机对其填报的5个平行院校志愿依序进行检索判断:A志愿天津大学,已在617分时投档满额,小贾不能投档到天津大学;B志愿北京科技大学不满额,符合投档条件,根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计算机则将他投档到B志愿;其排序在后的C、D、E三所平行志愿院校不再进行检索,也不能再把考生小贾的档案向此3所院校投出。


通过比较上述两个考生的情况可以看出,平行志愿的5个志愿间是平行关系,首先将考生分数由高到低排列,若考生达到第一志愿的分数线,就给考生投档;达不到的就看考生的第二志愿,达到录取线的则投档,以此类推。每个志愿的权重风险都一样,均为20%。对于高分考生来说,这样的投档方式很有保障,提高了被录取的几率。


考生志愿满足率提高


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知道成绩、排名之后填报志愿,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平行院校志愿,而且是在网上分批次、分时段填报。相比于以前,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大大降低,不用再“赌”。


平行志愿是相对于传统志愿而言的,是一种新型的志愿设置模式。考生可在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批次的院校中,选择填报若干个有排列顺序的院校志愿。在投档时,这些院校志愿均视为第一志愿。招生部门按“考生中分数优先,考生个人志愿遵循顺序”的办法进行投档。实行平行志愿可以降低考生志愿选择难度,减少考生志愿选择风险,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


以前传统模式下比较“盲目”,考生填志愿感觉就像是“赌”:估分“赌”的是回忆准确性、填志愿“赌”所报学校报考人数少,院校录取分数线越低,考生被录取的希望越大。


如今是知分、知位、知段填报志愿。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每年第一批本科竞争是最激烈的,高分学生一旦填报志愿失误,有可能落榜,或者录取院校掉了几个档次。传统录取模式是志愿优先,考生填报选择难度比较大,基本上“考生成绩靠自己,填报志愿靠运气”。第一轮投档首先投放第一志愿专业档案,投档前,对所有参加同批次录取的高校,凡第一志愿报考同一学校的考生,由电脑从高到低排序,够资格的投档,一般录取率比较高;第二轮投档中,院校就远少于第一院校了,或者等某些生源不足的高校追加招生计划或降分,但基本都是农业类或者边远地区的高校。


平行志愿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以前非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考生的第一志愿只能填写一所高校,这个志愿填写是否得当至关重要,一旦填报不妥,第一志愿学校不能录取,考生就掉到本科第二批次。所以考生们在填写第一志愿时往往踌躇不定,很难抉择。实施平行志愿、知道成绩填报志愿后,志愿命中率提高,自然高考录取效果非常好。



“从去年实施平行志愿的效果来看,一本院校一次投档之后,志愿库里所剩高分考生寥寥无几,这就是实行平行志愿所产生的效果。”6月23日,省招考中心副主任王双虎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家长和考生更容易接受


王双虎介绍,实施平行志愿之后,批次投档时间缩短了,但是因为增加了网上模拟投档的环节,总的工作量没有减少,但录取效率大大提高。


一个改变令王双虎感触颇多:以前传统模式下是志愿优先,很有可能出现分数高的学生没有分数低的学生上的学校好;或者是分数低的学生被某院校录取了,分数高的学生则因为报该院校是第二志愿没被录取。实行平行志愿之后,这种情况就少之又少了,只要志愿填报合适,高分学生总会比低分学生上的院校层次高一些,分数优先让家长和考生更容易接受。


平行志愿可以说是把录取放在“阳光之下”,只要能够公开的信息全部公开。以前只有批次分数线,现在还公开了考生分数、位次、排名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关自己的情况。另外,投档方式大家都明白,以分数优先,每个考生位次都在那,谁也动不了,只要动一个考生,后面顺序全乱了。


王双虎还介绍了设置模拟网上填报志愿的目的,平行志愿投档实行的是一次性正式投档办法。为最大限度降低招生院校的退档率,正式投档前,省招考中心要向招生院校进行适当次数的模拟投档,首先给招生院校通报生源情况,其次由招生院校根据生源情况以及计划情况确定适当的投档比例,再核定院校自主招生的投档控制分数线。“这样做让高考录取做到了有的放矢,录取工作更加顺利,保证了考生、院校双方的利益。”王双虎说。


高分学生复读情况减少


每年高考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高分考生如果不能被一本A类院校录取,很可能会选择复读,这样的话,对于来年高考的考生来说,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竞争更加激烈。这样循环下去,考高分走不了好学校,再用一年时间去竞争,对每个学生、对全省的招考录取都没有好处。


高分学生复读,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上不了合适院校也复读,那么这样的积累带来的后果是,来年高考竞争更加激烈,有可能挤掉应届考生的机会。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也心存希望,再补一年提高几十分,说不定也能挤进稍微好点儿的大学,只要填报志愿运气再好一些。这带来的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家庭投入的增加,以及招考录取成本的提高。


因此,可以这么说,平行志愿给了高分学生保障,同时降低了报考志愿的风险,而且让高考录取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最大程度保证了大多数考生的利益。这样,家长的心理落差不会太大,不会因为填报志愿而耽误孩子前途感觉后悔。


同时,也避免了部分家长和考生的侥幸心理,而能够平心静气地去考虑上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


■解读


平行志愿投档仍然存在4个风险


王双虎说,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之后,确实有很多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1 由于招生计划录取满额被退档。


高考录取工作中,招生管理部门向招生院校的投档数适当大于其计划数,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基本规则之一。我省根据国家规定,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院校按1:1.05或1:1.1的比例投档。因此,在“全面考核、综合评价、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后,一些考生仍然存在被退档的风险。


2 院校志愿选择过高的风险。


考生对自己高考成绩等情况估计过于乐观,致使院校志愿整体选择过高,搭配不科学,没有合理梯度,这样就存在考生所填报的多所院校志愿全部落空的风险。


3 专业志愿不同意调剂的风险。


考生档案被投到所报院校后,如果填报的全部专业志愿按院校录取规则都不能满足,而考生又没有填报同意专业调剂志愿,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可能被退档的风险。


4 还存在对院校投档最低分数判断失误的风险。


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特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第一、二批本科院校中,与传统志愿投档模式相比,可能有部分院校投档最低分数会适度提高,这样可能给考生的志愿填报造成判断失误的风险。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