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荆保山:大山的“守护神”(图)

时间: 2013年06月25日07:35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主办:中共运城市委组织部承办:运城市新闻中心


三晋都市报驻运城市记者站


荆保山,男,1952年7月出生,1970年3月应征入伍,197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从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兵站转业到平陆县国营林场云盖寺瞭望台工作,20多年来独自坚守山林,清查各类进山人员两万余人次,没有因私事请假、旷工1天,没有漏报1次火情,他看护的10万亩油松林,没有发生一起乱砍滥伐事件。在又潮又湿不足20平方米的瞭望台上,不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如何恶劣,他始终信念坚定,从不言弃,用生命与实践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与忠诚。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荆保山一人坚守山林,从未间断过学习,记下了27本10万余字的笔记和体会,把信念和忠诚写在了万亩林区。25年来,荆保山同志面对一次次金钱诱惑,从没有动摇过,没有用一棵树木送人情;他先后参与扑火28次,制止盗砍盗伐52次,挽救国家财产损失100余万元。他在日记中写道:“人在山上,心要在党,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护林防火是林场的工作重点,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时,荆保山每天从凌晨6时到夜里12时,每隔1小时都要爬上山,用望远镜瞭望一遍,20多年来风雨无阻;每天三次向场部报告有无火情,从未间断;每天步行15公里,巡视2934亩责任区一次,20多年来几乎走了10次两万五千里长征。他在山林巡查时,严格对来往的路人进行盘查和登记,对进林区者收缴火种,杜绝火灾隐患。25年来,荆保山清查各类进山人员两万余人次,没有旷工一天,节假日没有休息一天,没有漏报一次火情。组织上见他年龄大了,多次想为他安排轻松一点儿的工作,组织三次调动,他都不下山。他在日记中写道:“要护好林,要坚守岗位,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荆保山上山的第一年冬天,由于煤气倒灌导致煤气中毒,经奋力抢救,昏迷四天四夜的他才脱离危险。在医院治疗期间,病情刚一好转,他忍受着煤气中毒后遗症带来的痛苦,毅然回到无法割舍的瞭望台上。25年来,荆保山无数次摔倒在陡峭的挑水路上,从不灰心;无数次在巡山的路上跌伤,从不言弃;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从不退缩;多次在山上病倒,自己熬草药治疗;多次遇大雪封山,断水断粮,靠吃野菜和雪水渡过难关。每次惊心动魄,每次死里逃生,都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山林的人生选择。他在日记中写道:“作为林业战线上的一员,就要以苦为乐,勇于吃苦,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荆保山扎根深山,任劳任怨,恪守着清贫和信念。他常年在山上,接受常人难以度日的400多元月薪。而家里,他妻子靠4亩果园和平时打零工、挖药材维持着生计。25年来家里没有添置一件家什,他也没有买过一件衣服。儿子娶亲没有彩礼钱,姑娘出嫁没有嫁妆,家里唯一的一台旧电视机还是亲戚送的。


为了守护山林,荆保山把家里的事全部交给妻子,把思念和牵挂深深埋在心底。这20多年对荆保山来说,正是人生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段,他却默默地守护着大山,他把爱献给了大山,把自己融入了大山;忠诚是他的信念,坚守是他的誓言。他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本报记者 董杰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