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1日,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挂牌成立(资料图片)
■编前语
在新世纪的山西文化发展进程中,六大文化企业集团的组建、运作与成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六大集团分别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广电网络集团、山西演艺集团、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西广电传媒集团和山西影视集团。今天起,本报将逐一向您讲述这六大集团的故事。
2006年12月21日,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距今已走过近7个年头,目前该集团拥有集图书、报刊、印刷、发行、电子音像、物资供应为一体的成员单位共16家,年出版图书和音像制品5000余种,拥有职工近万名。
现任三晋出版社社长张继红,作为1993年就进入山西人民出版社的老员工,见证了该社各部门独立成为各专业出版社的过程,也见证了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成立的历史性时刻和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梦想实现,成为古籍出版编辑
1993年9月26日,对张继红的人生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天,他迈进当时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大门,成为古籍部的一名古籍编辑。时年,他33岁。
在做古籍编辑前,张继红当了10年军人,而成为一名图书编辑,是他从小就在做着的梦。
2013年6月15日,拿着自己在高中时和几个同学一起编辑印刷的油印杂志《原中文艺》,张继红非常开心。尽管杂志很薄,油印的字迹因时间变迁而模糊,但诗词的排列、文章的插图都做得很精细。这是他做编辑的起点,组稿、校对、刻版、印刷,俱合规范。所以,张继红认为,自己后来从事图书编辑工作,是一种精神的回归,梦想的回归。
进入山西人民出版社古籍部以后,生活对于张继红而言,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199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很多部门已经独立出去,如教育编辑部、经济编辑部都改革成为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山西人民经济出版社,而其他部门也在等待上级部门审批,成立新的专业类出版社。
张继红说,那时的中国百姓已经从“文革”十年浩劫的阴影中走出,对书本和知识显示出一种饥渴状态,一本普普通通的书,在全国销到10万本并不算奇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专业类出版社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图书出版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1994年,山西古籍出版社正式成立,图书出版定位为对传统古籍的整理出版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普及类读物的出版。
张继红说,做古籍图书编辑工作需持有的首要状态就是静,把自己放在一个安静的水平面上,坐下来,字斟句酌,才能抠出一本高质量的图书出版物。成为古籍编辑后,他最先编辑的是《纳兰性德评传》。该书的作者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寇宗基先生。为了将书编好,张继红一再与作者沟通,生怕出现任何差错。而在文章的措辞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他都仔细琢磨。《纳兰性德评传》的销量不错,可读性很强,不失为一本好书。
分分合合,只为与市场接轨
独立后的山西古籍出版社,开始有了图书销售的硬性指标,每个员工都不由自主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不得不编出更多好书来应对市场的检验。张继红说,这种独立对于许多业内人士来说是一种相当大的变革,变的不仅是体制,还有内心。“你不得不去适应它,这是一种潮流,是与市场的一种全面接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2000年,在面对市场6年的检验后,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再次回归山西人民出版社,三社合并。减少了图书销售的压力,张继红和同事们将更多心思用在编辑各种好书上,在图书策划上也下了更多的工夫。2003年春天,SARS横行,他们却开编《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系列。首卷是诸子百家卷,包括《诗经》《楚辞》《论语·大学·中庸》等。这卷书共14本,销量非常好,读者反响强烈,这让他们看到了市场的需求所在,看到了古籍出版的希望。
编完“诸子百家卷”,他们又开始编辑“名家选集卷”“史著选集卷”“综合选集卷”“笔记杂著卷”。如今,《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系列已经编到戏曲小说卷,《元杂剧精选》《西厢记》《牡丹亭》等入选,其装帧古雅、编辑精细入微。整套丛书目前已销售至600万册以上,成为全国此类图书规模及销量最大的丛书,获得了新闻出版署优秀畅销书奖等多个奖项,成为该社的品牌书、看家书。
除了《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张继红还策划出版了《人说山西》系列丛书,共21种。这是一套传统文化旅游丛书,文字浅显易懂,意在让更多人了解山西、走马山西。这套丛书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的身后,是一个强大的集团军
2006年12月21日,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2007年,古籍部再次从山西人民出版社独立,并改名为三晋出版社,图书出版的范围将有所扩大,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当然,三晋出版社图书出版的基本定位依然以传统古典书籍的常规出版及对传统文化的普及类读物为主。此时,张继红被正式任命为集团成立后的三晋出版社社长。
如今,实体书店正因网上书店的热销而受到强烈冲击,传统出版物也因网络文学的出现受到更多挤压,然而张继红认为,还是有很多读书人偏向收藏和阅读纸质书籍,它的市场前景并未黯淡。这一点,从整个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构架及出版、销售情况可以看出端详。目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8家出版社,还有3个定点印刷厂以及省新华书店、纸张和物资公司,是集编、印、发为一体的大型出版集团。2012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与刚成立时23亿元的销售收入相比,增长了四倍,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发展。
自2006年年底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成立以来,国家出版三大奖无一空缺,先后有343种图书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流动的花朵》《乍放的玫瑰》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与农村党员谈心》《中国话剧艺术通史》《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传》等图书及电子出版物《八路军》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数量在全国地方出版集团中名列前茅;《玩具论》《戏曲文献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编辑之友》《名作欣赏》《学习报》《小学生拼音报》等多种报刊获国家级奖。
此外,山西出版传媒集团还出版了一大批既弘扬主旋律,又满足公众多样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品图书,如“当代华人经济学家文库”、《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等,2012年有15种图书登上各类排行榜前10名。《公司的力量》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销售突破40万;《央企真相》首印10万销售一空;《傅山书法全集》《魂系山西》《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地图》、“晋商文化系列”等一批弘扬三晋文化的优秀图书也很受读者欢迎。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还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先后有249种图书实现版权贸易,输出到美国、英国、法国、韩国、越南、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自2008年始,该集团连续四年实现版权贸易顺差,输出项目在中医、武术、少儿、三晋文化、学术等方面形成特色,成为全国20家出版“走出去”重点单位之一。
身后有这样一个强大的集团,张继红对三晋出版社的未来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张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