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微信查违章可信不可信(图)

时间: 2013年05月29日05:32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王静画


是便捷的新服务,新的盈利模式,还是不法分子骗取信息的手段?它给社会管理者留下了怎样的思考


阅读提示


通过微信可以免费查询到机动车的违章记录——前一段时间,这项便捷的新服务功能在微信平台上流传开来。越来越多的微信用户不仅自己关注提供此类服务的公众账号,而且在微信“朋友圈”内相互推荐。但没过多久,又有消息称此类服务不是由各地交管部门提供的,涉嫌不法分子骗取个人信息。一夜之间,全国几乎所有的相关微信账号都被关闭。这些“寿命”极短的微信账号,好似网络世界里掠过的一阵旋风,风力虽强劲,却转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那么,微信查违章究竟可不可信?是否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隐忧?这股旋风刮过后又给管理者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方才兴起 旋即叫停查违章服务来去匆匆


“亲!你只需要回复车牌号码@车辆识别代码后六位,该车一有交通违章,我们会定时发到微信上提醒您处理,无需手动查询。”4月中旬,类似这样提供车辆违章免费查询服务的微信公众账号,在微信平台上迅速流传开来。


太原市民马美珍曾是这类账号的拥趸。她告诉记者,自己关注了一个“违章查询—山西交通违章查询”的公众账号后,按照对方的提示发送了车牌号及车辆识别代码后六位。第二天,她的手机自动收到了该账号回复的一条微信,显示爱车近期共有3条违章记录。因为这与自己之前在山西公安交警网查询的结果完全一致,于是,马美珍放心地认定微信查违章是交管部门提供的一项便民新举措。


好心的马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热情推荐朋友们关注该账号。但让她大吃一惊的是,不久微信平台上疯传一条信息,称这类公众账号其实并不是交管部门开设的,其目的是套取车辆牌照和识别代码,不法分子极有可能利用这些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和制作假证套牌。两天后,马女士发现微信系统屏蔽了“违章查询—山西交通违章查询”账号的所有功能。


事实上,不少微信用户有着同样的经历。记者在微信“朋友圈”也曾收到了好友发出的相关推荐信息,但考虑到无法获悉此类账号注册者的真实信息,难免有上当受骗之虞,故置之未理。


据调查,在4月中旬,微信用户使用“查找公众账号”功能搜索“违章”关键词,可以搜寻到遍布全国的上百个 “交通违章查询好友”。用户只要把其中任一账号添加为朋友,并发送车牌号及车辆识别代码后六位等信息,今后爱车发生违章时就能收到对方提供的免费微信提醒。借助微信平台一传十、十传百的倍数效应,短短十几天,关注查违章账号的微信用户迅速“井喷”。但4月下旬,多地交警部门发布权威消息,否认此类微信账号系官方开设。此后不久,全国绝大多数的相关微信账号几乎都被关闭。


风险难估 谨慎对待关闭查违章微信账号事出有因


“有传言称这些微信账号涉嫌骗取个人信息,这是真的吗?”马美珍忧心忡忡地问记者。她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众多微信用户的一致担忧。


几经辗转,记者联系到了太原一家曾从事微信查询业务的科技公司负责人。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微信查违章本质上是一些公司给车主们提供的一种代查服务。“但凡有车的人都知道,登录交警官方网站查询车辆违章信息时,必须提供车牌号及车辆识别代码后六位。而我们的流程是,首先注册一个微信公众账号,然后向车主索取本人的以上信息,代他们上网查询后把整合好的信息转发给车主。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提供免费服务的目的是想迅速聚拢人气,等这个公众账号拥有知名度后,就希望能与交管部门合作运营或者转卖给他们。”


对于微信查违章涉嫌骗取个人信息后实施诈骗和制作假证套牌的传言,这位负责人无奈地说,其实自己只是想借助微信平台开创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如果真想套牌的话,满大街上跑着汽车,随便选个车牌号就行,何必这么麻烦?而且车辆识别代码一共17位,我们只让车主提供了后六位,应该不涉及泄露。”


针对微信用户的担心,省公安厅交管局车管处王文斌科长表示,向陌生人提供私人信息存在很大的风险,如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但微信用户提供的只是车牌号码及车辆识别代码后六位等少量且不完整的信息,背后的隐患究竟有多大,当前尚不好判断。他建议公众不要轻易相信类似公众账号,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正规途径查询车辆违章信息,以确保自己的信息安全。


山西代政律师事务所主任代政认为,提供微信查询服务的这些公司在与用户建立委托服务关系时,有意隐瞒了自己的经营性质和意图,这种做法显然不妥。事实上,一些微信用户像马美珍女士一样,都误认为微信查违章是交管部门推出的一项便民新举措,这才放心关注了账号。


顺应民意 创新服务山西交警官方微信“补位”及时


短短十几天内,微信查违章好似一阵旋风,刮起时风力强劲,转瞬间却又消逝得无影无踪。


那么,这股旋风究竟因何而起?不少曾使用过微信查违章服务功能的市民坦言,自己之所以主动向朋友们推荐这类账号,就是因为亲身感受到了它要比打“114”电话咨询、前往交通违法处理窗口或登录交警网站等传统查询方式便捷、贴心得多。马美珍深有感触地说,在微信平台上添加关注此类账号后,只需携带一部智能手机,再无须进行任何的操作,随时随地就可以掌握爱车的违章信息。


令人欣喜的是,在发现了这些可能存在泄露公众信息隐患的微信账号后,各地交管部门在迅速公布真相的同时,并未止步于此。在山西公安交警网的一位负责人看来,微信查违章之所以流行,恰恰是社会的需求为其提供了强大支撑,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官方权威信息系统的“失守缺位”。为此,在这些微信账号销声匿迹后,官方权威信息系统应顺应民意,迅速“补位”,不能让民众的需求因这些账号的消失而落空。


5月9日,厦门交警官方微信宣布在全国首家开通 “5秒钟查违章”的便民服务,短短一周就吸引了13万名用户的关注,跃升为厦门政务系统第一微信大号。“广州公安”官方微信负责人日前透露,他们将力争在本月底前推出微信查询违章等新服务功能。


我省交管部门的应对之策同样可圈可点。记者从省公安厅交管局了解到,5月20日,山西公安交警网官方微信平台正式开通,可以为用户提供山西公安交警网的直接链接入口,连日来关注人数呈快速增长之势。该微信平台负责人杨婷表示,整个服务系统正在进一步开发中,力争尽快陆续开通包括快速查违章、缴纳交通违法罚款、预约车检等一系列“微服务”,让民众在微信平台上能够直接享受到山西公安交警网官网系统的所有业务服务。


本报记者 范 非 本报通讯员 武 霄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