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村治保主任告诉记者,这里便是引起两家纠纷的那块土地。
5月14日,文水县农民刘江(化名)倒在了同村人张志(化名)的毒弩针下,致命的伤口仅为针孔大小,但毒性的定性至今成为救治伤者的难题。
弩,一种利用弹簧装置发射箭头、钢球的器具,其杀伤力较强,可以致人重伤或死亡。弩与管制刀具一样属于管制器具,任何人不得非法携带。但是这一古代的冷兵器在现代社会里,却成为不少玩家手中炙手可热的器械,公路边、网店、旅游景点等随处都可购得。
与此同时,弩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盗狗偷羊的器具,也成为近年来刑事案件中的凶器。不少人担忧,如果这一承载传统文化的器械再不加以整治,将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
一弩射出,一人倒下
5月14日傍晚,一名叫刘江的男子被紧急送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急诊室,患者重度昏迷,生命垂危。他的受伤部位是腰肋部,那里有一个针孔大小的伤口。
患者刘江来自文水县下曲镇南齐村。该村位于文水县东南部,隔汾河与晋中相邻,借汾河之利,该村世代以农耕为主。刘江只是一名普通的村民,他和他的家人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悲剧正在悄然发生。
事发后,记者赶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在重症监护室门外,记者见到了刘江的妻子平平(化名)。话还没说几句,她便掩面痛哭起来。待情绪稍稍稳定,平平开始叙述她并不想回忆的那一幕。
5月14日午后,火红的日头炙烤着大地,在汾河边一块露出河面的土地上,刘江与妻子正在地里劳作。这时,从河道的边坡上走来一个人,是同村村民张志。正在地里干活的刘江夫妇并没有太在意张志的出现。突然,只听“噗”的一声,再一看,丈夫的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情。凑近一看,他的腰肋部扎进一枚针头。刘江本能地将针头拔出并扔在了一边,平平看到丈夫被针头扎过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小红点。
他们意识到是张志射中了刘江。伤人后,张志撒腿就跑。刘江赶忙上前紧追,没跑几步,他便全身发软。平平看到丈夫快要摔倒,连忙上前相扶。这时的刘江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并一直喊叫,几声之后便昏了过去。平平赶忙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并在家人与村民的帮助下,几经辗转住进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
从事发当日至今,平平整日以泪洗面,一直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外,一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可以与丈夫近距离接触。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千斤重担压得这个农家妇女喘不过气来。刘江的治疗费已经花去十几万元,这些钱都是亲属凑起来的。有一些好心人专程来医院看望他们,并给他们留下一些钱,他们甚是感激。但这些也只是杯水车薪,每天巨额的治疗费令这个普通家庭一时间陷入困境。
记者通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美霞进一步了解了刘江的病情。患者刘江是5月14日下午4时左右被(弩)击中的,当时就出现昏迷。据家属反映,从出事地点到文水县人民医院的路程是40分钟,当时患者的呼吸越来越费劲。到当地医院后,因为呼吸不畅,院方便采取紧急措施给刘江插了管,后转院到太原。
“16日10点多从急诊转入ICU,患者一直处于中到深度昏迷状态,各种反射几乎没有,当时甚至瞳孔都有一些放大。目前突出的问题是,脑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呼吸功能出现障碍,我们一方面通过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脑细胞的营养代谢,促进脑细胞的恢复。”该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美霞介绍,“刚来时,在昏迷中他还伴有间歇性抽搐,现在患者情况略微有一点好转,身体不抽搐了,角膜反射和睫毛反射也有了,眼睛时不时会出现无意识的睁眼和闭眼动作,但是整体还处于中到深度的昏迷。”
一念之下,两家崩溃
刘江,44岁,育有一双儿女,18岁的女儿在离石一所大专院校上学,14岁的儿子辍学在家,平日里帮助父母做些农活。平平与丈夫平日里除了耕种田地,还给沙发加工厂供应一些木材来贴补家用,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事发后,记者来到了刘江家。一排瓷砖贴过外墙的房屋外,刘江的两个孩子早已等候在门外。女儿琳琳(化名)告诉记者,父亲出事当天,她便接到姨姨打来的电话,说家中有事,需要她回来一趟。15日下午,她便乘车从离石回到文水,16日才在叔叔的陪同下到太原见到了父亲。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能快快醒来。”琳琳扭头哭了起来,“现在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感觉特别害怕。”
突然发生的一切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家庭全乱了。而事情的另一个主人公——伤人者张志,自事发后再没露面,也无人知晓他藏匿何处。
张志家中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一张铁床上躺着一名长发女子。在张志妹妹的介绍下记者得知,躺着的人正是张志的妻子彩灵(化名)。事发后,她的思想压力比较大,以致精神上出现问题,最近几天经常胡言乱语。
记者和张志妹妹的谈话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彩灵,她慢慢坐了起来,“警惕”地看着记者。之后便自言自语,双手在自己的衣服上抠抠拽拽,然后便哭了起来。看到如此场景,记者也不忍心再打扰,便退出房屋。
张志的妹妹对记者说,事发后,张志的三个孩子去上学,被同学们嘲笑,现在已经有了厌学的情绪。她也不敢离开嫂子半步,生怕她一时想不开。
张志的大哥告诉记者,因为弟弟性格比较孤僻,所以处理问题的方法显得很极端。“事发当天中午,我在家门口和同村的村民商量点事,只见弟弟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般从我身边骑了过去。当时我还感觉很奇怪,也没跟我说话就走了,心想他可能是去了地里。从小,家里生活就比较苦,母亲去世时,弟弟才八九岁。父亲后来又找了一个老伴,十六七岁开始,弟弟就一个人生活。因为生活条件差,弟弟长得又瘦又小,好不容易才结了婚。我们也很希望弟弟赶快回来投案自首,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一块土地,一根毒针
从平平的述说中,记者得知,他们家与张志之间以前从没有发生过矛盾。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前不久他们耕种的汾河边一块露出河面的土地惹的祸。因为这块土地,张志在事发当天上午曾经找他们协调过一次,但是他们没有正面回应。没想到下午自己的丈夫就被张志的弩暗中射伤。更糟糕的是,目前无法诊断刘江所中毒针是何毒。
那么,张志所使用的弩又是从何而来?为了解开这一谜团,5月22日,记者来到事发地文水县了解情况。
在文水县公安局,记者了解到,由于此案目前正在侦破阶段,所以警方也不便透露案情的最新进展。之后,记者来到下曲镇南齐村。当提及数天前发生在村中的弩伤人案,村中百姓至今仍面带惧色。
“他们两家以前也没听说过有啥矛盾,口碑也挺好。刘江家最近几年经济状况还不错,而张志家就稍差点。但因为一块地,发生这样的事,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57岁的村民潘大爷说道。
该村村委会主任潘翟对两家人的印象也类似:刘江夫妇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张志家有三个上学的孩子,经济方面显得有些拮据。
对于引起纠纷的那块土地,潘主任告诉记者,那块河道里的地不属于村管土地,谁开垦出来谁就种。那块地以前是刘江家种过的,但后来汾河管理局把土地收回后就再没有人种过。去年冬天,张志就利用河道清理的时机,把这块地又往高垫了垫。今年有好几个村民都想在这块地里种点庄稼,后来张志与他们沟通后,村民们也知道他家条件不太好,就把这块土地让给了他种。而刘江夫妇也准备今年在这块地里种玉米,谁知,地还没有播种,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在潘翟和村治保主任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事发地。该村治保主任告诉记者,事发当时,他并不知晓,是在刘江的家属打了110以后,公安局才给他打电话通报村里出了事。当天,公安局就派人来调查取证,但是没有找到那把弩。第二天,警察又来调查,才找到了作案工具。
村子附近有一条柏油公路,路的左边是汾河河道,也就是事发地,右边则是一排高大的白杨树。在治保主任的指引下,一棵大树底部的小窟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治保主任告诉记者,警察在这棵树下发现了针管,而树底部的窟窿里至今还残留有一枚没有拔出来的针头。这枚针头是案发前射入的还是案发后射入的,他们也不得而知。
谈到张志使用的弩,潘主任介绍,以前在公路边,卖这种弩或钢珠枪的外地人特别多,现在连网上也有店家售卖,张志所使用的弩来自何处,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而附近几个村子有一些人利用这种工具来打狗,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解毒的方法。
刘江的病情至今仍未好转,根源便在毒针毒性的定性上。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美霞分析:“像弩发射出来的麻醉枪,以肌松药(氯化琥珀胆碱)成分多一些,但是具体到刘江,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化验结果。家属已把样品送到公安部去化验,但还没有结果。我们也在太原市,包括药检所、医科大等有可能化验药物成分的单位去找,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化验出。现在病人病情还是比较严重,靠呼吸机维持,我们也是尽最大努力去治疗,但是风险也比较大。”
一场悲剧,一次警示
一张弩,射倒了两个家庭,酿成了难以收拾的悲剧。一边是重症监护室里仍未脱离危险的刘江,一边是逃之夭夭的张志;背后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一连串的凄凄惨惨。大家都期待案情的进一步侦破、毒性的进一步定性,能给患者家庭带来一些生的希望。
1999年,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就下发过一份关于加强弩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早已明文指出,弩具有枪支、管制刀具的部分功能和特性,属于危险物品,如不严加控制和管理,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危害公共安全。
该通知还规定,企业和单位购买弩须持有营业执照和省级公安厅、局开具的购买证明。销售单位必须在查验有关手续后方可售出。严禁将弩销售给个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三十二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根据以上规定,这种秉承古代传统文化的器械,一般居民无权持有。
而类似在公路边或户外用品店叫卖弩、刀具的报道,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我省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整治,但还是难以除尽。
记者在网上搜索“弓弩专卖”“麻醉箭”后发现,相关的网页有数千篇之多,里面对毒箭的介绍也非常详细。还有很多是配有光学瞄准镜的,这些弩枪射程远、精度高,如使用不当,后果非常严重。
从相关报道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射杀狗或其他动物的毒针,本身含有剧毒,狗如果被毒死后,毒药会通过血液渗透溶解到狗身体的各个组织,人若吃了毒狗肉,轻者可能头晕、呕吐,重者或会导致死亡。
在此,本报也提醒广大市民,坚决不能买卖或使用弓弩,如碰到有人买卖弓弩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您的一次善举,可能就会避免一次惨剧的发生。
对于此案,本报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郭鹏 文/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