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强正在讲解他的创意理念。
本报专访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山西赛区总负责人韩志强
韩志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委员;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山西赛区总负责人;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艾菲奖、时报金犊奖等国家级评审;山西大学文学院广告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作为大广赛活动最早的发起者及推动者,韩志强将什么是“创新”诠释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山西人,韩志强对山西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独到见解。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大广赛山西赛区总负责人韩志强。
□搭建舞台大广赛的前世今生
21世纪的社会经历着由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的演进。在这一社会进程中,高等院校成为培养和输出创新人才的基地,肩负着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历史使命和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者和创造者的重任。信息经济时代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2004年,参照台湾“时报金犊奖”通过企业命题的参赛标准,韩志强与另外两名分别来自北京和南京的大学老师一起向教育部提议,创办文科生独有的竞赛。于是,大广赛应运而生,成为了国内唯一一个全国性高校文科类的竞赛。
2005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启动。创办之初即引发了行业的普遍关注和大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一举获得成功。在当时,时任的教育部部长吴启迪还对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到2013年第五届大广赛,已有近千所学校、60万学生参与,影响力达到500多万人。依照韩志强的话来说,“至今,没有哪一个大赛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大广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办的唯一全国性高校文科大赛,覆盖27个分赛区800多所院校近百万名大学生。在韩志强看来,大广赛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搭建了一所“互通有无”的桥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已然成为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来说,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是展示自我的舞台;对高校来说,大广赛成为了培养和磨砺创新人才的平台;对社会企业来说,是遴选人才,获取杰出创意的看台;对全国来说,作为祖国的希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我国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打下了基础。
作为一名山西大学的教师,同时也是大广赛山西赛区的总负责人,按理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韩志强完全可以多多推荐自己学生的作品得奖。然而,他却显得有些“不近情理”。不同于本土赛区本土评审的一贯模式,在历届大广赛山西赛区比赛上,山西赛区所有的评审全部是国家级评委,没有任何一位来自山西。很多托关系找他,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奖项的人,都被他一一回绝,就连他自己,也从未当过山西赛区的评委。
“无论别人怎么看我,我只是想为参赛的学生们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管是山西大学学生还是其他院校的学生。”依照严格的震撼性、关联性、原则性的评审标准,山西不断创出佳绩。2012年11月28日,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发布仪式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颁奖盛典中,山西大学师生荣获1金6银3铜和20项优秀奖的出色成绩,实现了山西省首次在大广赛策划类作品中问鼎金牌的历史性突破。按照获奖数量,山西大学与清华大学等十所高校跃居奖牌榜前十名,被国际奥林匹克组委会、大广赛组委会授予“最佳院校组织奖”(全国10所),韩志强获“十佳指导教师奖”。
□创意产业 为何难有“山西创造”
谈大广赛,便不得不谈其核心内涵:创意。
“太原与北京地理上相距只有约500公里,但在创意层面却相差十万八千里。”韩志强举例:“从动漫产业来说,不少学生说,没有好的创意是因为没有元素、没有素材。然而,当西方利用我国传统的大熊猫、少林寺、花木兰,制作出轰动一时的《功夫熊猫》和《花木兰》时,一切借口不攻自破。”
韩志强认为,对于山西很多创意领域的企业来说,例如广告传媒公司、婚庆、照相馆等,潜规则运行,抱着现成的模板不放,千篇一律,毫无创意可言,这就导致山西本土企业没有创新精神。聘请外来人才做创意方案,因对山西博大的文化内涵无法深刻透彻理解,导致创造出的作品不接地气。“山西创意策划产业的现状是:不愿走出去,引进来的又水土不服。”
当然,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山西人也认识到了。2006年,为把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太原高新区管委会与12家区内创意企业共同发起创建太原高新区创意产业联盟,致力于打造我国中西部的“创意之都”。然而,两三年后,这条曾经闪耀着“创意之光”的街区,却转身变成了食品一条街,货铺杂陈,食客云集,俗不可耐,令人唏嘘不已。
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何始终无法形成气候?在韩志强看来,一、对高校来说,山西乃至全国的传统高校教育理念闭门造车,命题形式几十年不变,学生无法将知识转换为社会实践能力,导致夸夸其谈者居多。同时,大同小异的书籍无法与新潮的创意领域接轨,“有了学历,丢了经历;有了知识,忘了常识。”二、拿山西整体环境来说,如今的山西人缺少传统晋商“山不过来我过去”的走出去的精神,不愿放下姿态主动出击接受新鲜事物,导致一是无人才,二是有人才也留不住,文化创意园区难以形成,“自我封闭是造成山西缺乏创新能力的一道坎儿。”
□无中生有 探寻创意突围之路
培养创新人才,必先培养有思想的人。
张欣是山西大学广告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他对韩志强的教学理念颇有感触。“韩老师讲课不以课本为主,更多的是传播最新的理念,以及结合时下的热点进行实践。”张欣感觉获益匪浅,“这样的学习方法让我能有更宽广的视野,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也能更接地气,创造出能给大家惊喜的作品。”
韩志强把他的理念传播、教育引导称之为“愚公精神”,这么多年来,在他的坚持下,正一步步地产生着回报。
“推广大学生广告创意比赛,就是在塑造山西的创意环境,‘无中生有’是解决山西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的途径之一。”韩志强说,利用大赛的影响,可以唤醒那些有想法的年轻人投入到这个行业里来,再通过相应的人才培训机制,培养成为创意人才,如此循环反复,就像播撒种子。
韩志强最早的学生毕业于1999年,如今已成长为各行业里的创意核心人才,通过大广赛崭露头角后,在社会上展现着各自的实力。
山西如何突破重围,如何培养山西本土创意人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韩志强提出几方面的建议。
一、建议山西高校设立创意学院,专门培养创意人才,挖掘学生们的最大潜力。建立并完善相应的人才培训机制,让更多有志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青年从中受益,以此培养一批真正懂文化的人来做文化产业。
二、合理把民营资本转移到创意领域,尤其是煤企,要积极投身文化创意领域,带动转型,企业由“黑大粗”转为“高精细”,符合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三、政府正确引导,注入资本,改变文化结构的单一状况。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让更多企业投身其中,让更多人关注文化创意产业,以此来带动本地文化繁荣。
□晋善晋美绝不能纸上谈兵
市场竞争加剧,无论经济还是社会,企业还是政府,一切都离不开创意。
在第五届大广赛上,韩志强推荐了两个山西命题单位,一个是山西传媒学院,另一个就是“晋善晋美”。
韩志强说,“晋善晋美”不是某个人、某个企业、某个团体的,它是属于山西的。“晋善晋美”不光是山西旅游产业的口号,更是山西景美、人美、心灵美的折射。“晋善晋美”是山西省推出的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取尽善尽美谐音,既浓缩了山西旅游的整体印象,又传达了人善景美适宜旅游观光的美丽山西新概念,同时寓意山西旅游产业蓬勃向上,追求尽善尽美,打造国际旅游概念。以“晋善晋美”为主题,就是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背景下,结合“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山西精神,打造山西新面貌、新形象。
5月10日,在第五届大广赛“晋善晋美杯”山西赛区的启动仪式上,山西省旅游局副局长李贵说,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其旅游资源更具有独特性、完整性、丰富性和人文性特征。要使山西成为中国著名并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需要各种传播营销平台,而大广赛就是这众多平台中的重要一块。山西省旅游局以命题形式与大广赛合作,就是要“巧搭便车助声势,晋善晋美进校园”,让全国参赛的六十万师生了解山西,热爱山西,宣传山西。
对于今天的山西,从政府到企业,都迫切需要一场创新的洗礼。大广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意文化的发展,山西却有些捉襟见肘,需要一次从下到上、自上而下的思想领域的大解放。“山西作为一个能源省份,正面临着转型跨越。想要让山西的步伐跟上全国乃至世界的速度,亟待将山西文化产业做起来,培养大批创意人才。创新技术的落后,无论今天还是未来,无疑是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一大掣肘。”谈到这里,韩志强表情有些凝重。
见习记者 李 娟 武俊杰 文/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