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国地税“联姻”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图)

时间: 2013年04月19日01:48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我省首个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揭牌。


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国税系统和地税系统分设的格局在中国已持续将近20年。时过境迁,目前,中央和地方收入情况及各方面条件与当年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国家税务总局也倡导国地税之间要展开联合办税,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方便纳税人。


在我省晋中市榆社县,2011年起,国地税实现了税务“联姻”,从办税服务厅联合办税入手,在办税服务厅互派人员,从税务登记办理、受理申报、税款征收、代开发票等方面大胆探索联合办税的新模式,纳税人进一家门,就能办两家事。


两位新局长一个新创举


为何在晋中市榆社县国地税能成功实现联合办税?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两局能联合办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2010年,榆社县国税局、地税局局长先后出现空缺,晋中市国税局、地税局两位科长先后履新,7月,张凯接任国税局局长,8月,潘涌泓接任地税局局长。


两位局长是老相识,在晋中市局机关就已相交甚厚。新官上任后都想在各自岗位上能够立竿见影做出一些成绩。到任后,潘涌泓第一时间和张凯取得联系,探讨在国地税合作方面是否能够找到切入点,两人想法不谋而合,接下来就是怎么合作的问题了。


潘涌泓在晋中地税局政策法规科工作8年,各项政策烂熟于心,对省内外税务系统的新经验、新举措尤为关注。他最初的想法是让国税局代征部分税款,可此种模式榆社县2009年曾经试行过,每年的代征税款也仅有十余万,收效甚微,随后取消。“既然是合作,为什么胆子不能再大点,步子迈得更大些。既然代征税款不能解决问题,两家联合办税怎么样,不仅能方便纳税人,还能堵塞征管漏洞。”潘涌泓大胆提议道。“好主意!国地税联合办税不仅能实现办税过程1+1=1、税费征纳成本1+1<2,还能起到税收收入和纳税服务1+1>2的叠加效应。”张凯欣然应允。


两人有了共同的目标,为两局联合办公打下了基础,此谓人和。


2010年,榆社县财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该公司是榆社县财政的支柱产业、纳税大户,爆炸发生后公司停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年县里的财政收入。榆社县县小税源紧,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地税的作用,完成当年的财政指标,也是摆在榆社县委、县政府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当潘涌泓、张凯将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想法以及联合办税后预计产生的效应汇报县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时,立即得到认可,此谓天时。


若想实现联合办税,硬件上还需要克服困难,国税、地税分别使用两套不同的征管软件,双方必须互相在办税服务厅铺设光纤,保证网络畅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办税,否则即使人员互相进驻也起不到联合办税的作用,如果仅是简单进驻的话,形式大于内容。假如榆社县国税局、地税局距离过远,互相铺设光纤成本过高,两家合作就可能泡汤。然而,实际上,榆社县国税局、地税局相距不足500米,此谓地利。


从2010年10月份开始筹备,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2011年1月6日,榆社县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这也标志着我省首家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正式投入运行。


鞋合不合适脚知道


4月11日,记者来到榆社县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6个窗口中有两个属于地税,前来办税的人络绎不绝,却有条不紊。对于办事流程,大多数人都已经轻车熟路。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既然是联合办税,目的即是提高办公效率,方便纳税人。两局从联合办税伊始便树立了一个目标:“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在榆社,记者采访了多户商家以及企业,在方便纳税人方面的确起到了作用。


三利超市是榆社县一家规模较大的超市,财务主管刘秀丽对国地税联合办公带来的便利深有感触。“以前都是国税半天,地税半天,得预备1天的时间。现在方便多了,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登记、申报,省了时间,还省了费用。联合办税让我们做财务的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统筹安排相关事务。”


跟刘秀丽有着同样感受,榆社县博源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会计庞志华说:“我当会计很多年,几乎每月都要在国税、地税之间跑好几趟,两头跑很耽误工夫,现在我们感受到国地税联合办税模式给企业带来的便捷,真正做到了变‘行政管理’为‘公共服务’。”


联合办税降低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避免了纳税人多头跑、多头找、重复排队、重复提交材料的麻烦,时间、车辆、人员、资料方面的支出都大大减少。在方便了纳税人的同时,也减轻了纳税人、税务人员负担,并且堵塞了征管漏洞。


据介绍,在纳税人到国税部门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和领取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过程中,在涉及地税税款征收问题方面,原来是国税代开和补征税款后,由纳税人自行到地税部门补税。但由于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较差,不能主动到地税部门补税,随后通过两税比对,比对出漏征城建税等附征税款,再由地税部门去补征。由于是事后补征,对纳税人来说,补缴税款需要加收滞纳金和罚款,对税务部门来说,得加大人力物力的投资去补征税款,大大加重了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负担。基层的税务所职工只有三四人,平常的工作量相当大,再加上补征税款,工作量可想而知。基层税务人员有时为了几十元甚至几元钱的税款,要跑几十里路。


国地税联合办税,一个重要作用就体现在有效地堵塞了征管漏洞。榆社县地税局分管联合办税的副局长刘跃飞说:“在代开普通发票方面,国税局代开的普通发票主要是针对个人临时销售行为,在征收增值税款后,纳税人不会主动到地税局缴纳地税相关税种的税款,这部分税款100%地流失了。联合办税后,制定代开普通发票协作管理流程,规定国税窗口人员在开具增值税完税凭证后,要求纳税人到地税窗口缴纳相应税款,在确认纳税人缴纳地税机关税款后方可为其代开普通发票。仅此一项,每年为地税增收一百万元左右。”


除此之外,地税设在国税的办税窗口每年的业务量都在直线上升,已经占到了地税每年业务的五分之一。


国税、地税、纳税人“三方共赢”


两年多的运行,榆社县国地税联合办税的合作空间从互驻人员开始,不断向更深层次的合作发展,并且收到了国税、地税、纳税人“三方共赢”的效果。


潘涌泓说:“联合办税的效果显而易见,让我们有信心更进一步的合作,在业务上与国税局拓展联合办税范围。比如联合管户管理,互通管户信息资源,共同清理漏征漏管户,共同核定定额,保证国地税管户对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一致。再如联合稽查,国地税共同选户、共同检查、共同审理、共同执行,通过共同检查,节约纳税人时间,维护了税法的严肃性。还有共同开展税收宣传和咨询活动,及时为纳税人提供政策信息资料。在这些基础上,国地税共同进行经济税源分析,及时作出税收预警分析,制定风险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尽管联合办税体现出诸多优势,但在推广上仍是困难重重。2012年,在全省地税系统一次会议上,当榆社县把联合办税的经验向全省进行重点推介时,反响却是平平,更多的是质疑,而这一切均来自于近年来国地税合并的传闻。


我国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国税、地税分设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改善产生了积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复办税的问题,增加了征纳双方的办税成本。国家税务总局曾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国地税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二者之间的协作是政府机关整合行政资源、实现高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传闻终归是传闻,国地税合并的事情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但联合办税这种新模式的的确确起到了作用。


晋中市地税局征管科韩科长说:“榆社县之所以能够成功实现国地税联合办税,有其一定的独特性,某些方面的先天条件很难复制,客观条件上的制约成为合作的‘瓶颈’。”


记者从税务部门了解到,我国的金税三期工程已经启动,我省作为试点省份,国地税系统将可能共用一套系统,这也解决了国地税系统因为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为我省更多县市联合办税提供了可能性。


尽管有诸多质疑、诸多的困难,但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榆社县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成功经验极有可能会在其他县区推广。据晋中地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昔阳县极有可能复制这一模式,成为晋中市第二个开展联合办税的县。


本报记者 权力超/文 通讯员 王臻/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