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清凉胜境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图)

时间: 2013年04月18日05:15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春日的太原气候宜人

本报记者寇宁摄

太原市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温暖、秋季凉爽。“清凉胜境”是太原市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这种气候条件不仅是资源,也是生产力。“清凉胜境”的城市品牌形象具有太原特色、具有代表性且能持续发展。


“清凉胜境”品牌将成为太原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A感知


太原的夏夜最清凉


“太原的夏天实在是太凉快了,这就是我在太原打拼多年,并在这里安家的原因。”田宇,四川成都人,今年38岁。18岁时,他来太原打工,在牛肉面馆当过杂工,干过厨师,后来担任店长,现在自己开了两家四川火锅店。尽管田宇已经是个老太原人,但说话还时常夹杂着四川口音。


1993年田宇来到太原,在老乡的介绍下在太原的一家牛肉面馆里打工。当时正是夏天,他和老乡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每天下班已是深夜,他最高兴的事就是和老乡喝着啤酒,吃着担担面或面皮,用家乡话聊天,然后盖着被子入睡。“当时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是很快乐,很安逸,那是我夏天睡得最香的时候。”田宇家在成都农村,每年夏天都是他最难过的时候。一整天的气温几乎一样,又闷又热,从白天热到晚上。晚上睡觉时,床上只铺张凉席,床上罩着蚊帐,光着膀子仍然热得睡不着,一直到后半夜才能入睡。“夏天盖着被子睡,在来太原之前,我觉得是个笑话,但来太原之后,我才知道这是真的。”田宇来到太原后喜欢上了这里的天气,夏天白天不太热,晚上凉风习习,而到了冬天,太原的气温尽管比成都低很多,但是空气干爽,室内还有暖气,田宇多年的关节炎在太原也好了很多。


田宇在太原奋斗了多年,由打工仔,到自己当老板。如今在太原他不仅有自己的两家店,还买了房子,每到夏天,他都会把父母从成都接到太原。“让爸妈也到太原来避暑,享受享受太原清凉舒适的夏季。”他说。


B解读


先天自然优势造就“清凉胜境”


太原市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温暖、秋季凉爽。这与太原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所处的大气环流区域有关。太原市位于北纬37°27′到38°25′之间,同时,地处黄土高原,市区海拔在800米左右,属于半干旱性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的明显特点,又有冬半年降雨偏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等,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很多夏季来太原的外地人,对太原天气的第一印象是不太热。从太原市多年的气候资料上显示,也确实如此。太原市的夏季是6月到8月,整个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5℃。气温达到和超过35℃的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月下旬到7月底,年均只有两天。但是,据气象资料显示,近五十年中,太原市约有40%的年份都没有出现过超过35℃的高温。


并且,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太原也呈现出以冬季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趋势,但夏季气温的变暖趋势却不明显。近年来,全市范围的高温天数只有2到3天。即使出现高温天气,因为太原的空气湿度相对较低,人们感到的是干热,比起南方的“桑拿天”,舒适度要好一些。


太原市的夏季为何如此凉爽?太原市气象台的专家解释,首先与太原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相对于北京、石家庄,太原市的海拔高,相对于西安、郑州等城市,太原市不仅海拔高,纬度也高,气温自然就会相对较低。其次,太原市相对于周边的省会城市来说规模较小,人口较少,热岛效应较轻,气温稍低。加之,太原市雨热同季,夏季雨天较多,云量较多,阳光辐射在地面的时间和强度就会减少,这些都会抑制高温的形成。此外,太原市的昼夜温差较大,即便是夏季,早晚的温度也只有20℃左右,依然比较凉爽,舒适怡人。


C对话


气候不仅是资源,也是生产力


本报专访太原市气象台台长赵彩萍


山西晚报:太原市虽然夏无酷暑,但是冬季会不会太冷?风是不是很大?寒冷和大风会不会影响清凉胜境品牌的塑造?


赵彩萍:实际上,太原市所处的纬度及海拔等因素,决定了太原市相对于兰州、呼和浩特等城市冬天不会太冷。同时,太原室内有供暖设施,在冬季温度适宜。而太原的大风主要集中在春季,冬、夏季次之,秋季风速最小。太原春季尽管风大,但是由于冷空气路径偏北,将内蒙古的沙尘带到了太原北面的城市,沙尘天在太原并不多见。同时,随着太原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进展,风沙在太原会越来越少。


山西晚报:太原市气候有哪些先天不足?


赵彩萍:冬、春季节气候干燥,这是太原气候条件的先天不足。不过,这个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水体,比如人工湖、人工河、公园等,以及植树、种草、增加绿地覆盖面积来改善。


山西晚报:太原市塑造 “清凉胜境”的品牌形象,您有什么建议?


赵彩萍:气候不仅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力,打造太原“清凉胜境”的气候品牌不仅能提高太原市宜居的知名度,也能吸引更多外地人来太原。它能带动旅游、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塑造“清凉胜境”的品牌形象,要利用好太原市的气候资源,由政府主导,集中各方面专家,开展气候变化与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准确定位,权威打造太原清凉胜境的品牌。同时,媒体要及时跟进,广泛宣传,把气候优势作为太原最大的地方特色来推广,并把它与旅游发展、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太原新的城市形象定位得到普遍认可。


山西晚报:太原市塑造清凉胜境的品牌形象还需要做些什么?


赵彩萍:应该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太原市的气候资源。尽管我们拥有良好的气候资源,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因此,我建议从孩子做起,把太原气候资源的相关内容带进中小学生的课堂,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太原,让更多人了解太原的气候资源,让太原市的每一个人成为宣传员,把太原市“清凉胜境”的品牌形象推广出去。


■相关


太原市气候概况


太原市年平均气温10.0℃(8.1—11.0℃),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415mm(390mm—423mm),全市年平均无霜期164天,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419小时。每年7月—8月是降水高峰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46%左右。


冬季 (12月—2月)季平均气温-3.8(-5.0—-2.4)℃,1月为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7.7℃—-4.2℃。季降水量7.3mm—11.4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3%。


春季(3月—5月)季平均气温11.5(9.6—12.6)℃;季降水总量63mm—71mm,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5%—17%。大风日数占全年的40%—60%。


夏季 (6月—8月)季平均气温22.5(20.9—23.3)℃。季降水量230mm—2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55%—61%。


秋季(9月—11月)季平均气温9.7(7.9—10.7)℃;季降水量89mm—95mm,占全年降水量的23%左右。


太原市最清凉的地区要数娄烦北部的山区,山区气温明显低于城区及各县(市、区)的平原区。从全市来看,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太原市全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9℃—40.4℃,出现在6月上旬后期至7月底;极端最低气温为-26.8℃—-19.5℃,一般出现在12月至次年1月之间。


■链接


2012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


2012中国避暑旅游城市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旅游杂志社等机构联合评选。


01避暑之都——贵阳市


02国际春城——昆明市(并列第一)


03夏日圣地——哈尔滨市


04海天送爽——青岛市


05昆仑夏都——西宁市


06生活摇篮——丽江市


07凉都秘境——六盘水市


08紫塞皇苑——承德市


09云水仙渊——玉溪市


10世界农都——以红兴隆新城镇群为代表的黑龙江垦区


11浪漫海湾——大连市


12山海仙邦——烟台市


13河清海晏——秦皇岛市


14丝路夏宫——兰州市


15花海鹤乡——毕节市


16动感海韵——日照市


17丝路花域——阿勒泰地区


18幸福海岸——威海市


19国土电都——昭通市


20千草天堂——锡林浩特盟


21海岸起点——丹东市


22红土彝乡——楚雄州


23茶马首府——普洱市


24清凉坝上——张家口市


25和熙龙城——太原市


26圣水神泉——兴安盟


27风花雪月——大理州


28翡黄翠绿——保山市


29北国之春——长春市


30心中日月——迪庆州


31雪乡林海——牡丹江市


32船歌迎曦——佳木斯市


33斑斓沧源——临沧市


34雅字三绝——雅安市


35宜居爨府——曲靖市


36爽然和顺——晋中市


37大香巴拉——甘南州


38碳汇林都——伊春市


39歌海舞乡——鄂尔多斯市


40雄瀑飞虹——安顺市


41康定情乡——甘孜地区


42碧野千河——呼伦贝尔市


43九彩净地——阿坝州


44神州北极——大兴安岭地区


45水灵山城——吉林市


46雅雨邛月——凉山州


47万峰竞美——黔西南州


48太阳宝座——林芝地区


49沃土舞鹤——齐齐哈尔


50好花永红——黔南州


本报记者 王也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