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省城假书画市场调查(下)(图)

时间: 2013年04月17日04:33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漫画:牛力


(上接14版)


2书画商人曾经的买卖


梁永光(化名)现在是个古玩商人,在位于省城后开化寺的古玩城开有一家古玩店,早几年曾经营字画生意。在乔鸿的引见下,记者来到梁永光的古玩店,装作要向他学习字画经营方面的窍门,侧面了解了假画的出炉过程。


“至于印章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梁永光先是从一个深锁的书柜中拿出一匹30张内容相同的山水画,它们只在细微处有差别,不是内行很难发现。而且,这些假画上面都没有题跋、落款与名章。乔鸿说,只要稍微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假画作坊里批量生产出来的假画。


记者向梁永光询问这些假画的进货价,起初他不肯说,只是说非常便宜。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他承认每张装裱之后的价格大概在100元左右,“正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字画商才能有暴利可赚。如果都去经营真画,动辄用几十万几百万去收购一幅真画,相信没有哪个字画商有那么雄厚的实力。说得通俗一点,不卖假,咋赚钱?咋生存?”


说完,梁永光将其中一张假画在柜台上摊开,指着它的边角处说:“你看,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明显的造假。真画哪有画得这么齐的?只有假画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边儿才会画得这么齐整。当然,严格地说,这些假画只能算是低仿品。”


但是,经过装裱之后,假画的这一问题就完全被掩盖了。


这张假画的第二假,是没有题跋、落款与名章。梁永光说,这个更不是问题,他可以随意为它起一个名字,且很雅致,例如《秋山行旅图》。实际上,在很多字画店里都有大量这样的假画。“至于印章,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说罢,梁永光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木制小盒,里面放有十几枚各式印章,上面赫然刻着黄宾虹、林风眠、齐白石、李可染等大画家的名字。梁永光取出刻着黄宾虹名字的印章,随即又从电脑上搜索出黄宾虹真迹上的印章,两相对比后,记者发现,两枚印章上的字迹惊人的一致。梁永光道破其中的天机:“其实这些名章本身就是从真迹上拓印下来存在电脑里,之后再用特殊手段刻制出来的。在一些有名的假画产地,像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这样的大画家的名章多达100余种,就是为了把假画做得更像真画。”


“进价100元卖个三四万不成问题”


至于最后的装裱环节,梁永光认为是极为重要的。除了掩饰假书画的毛病,还要突出它的年代感,这就要把假书画做旧。梁永光介绍,最常用的做旧方法有三种:一是对纸绢做旧,如将用栀子的果实、红茶和古旧破纸水煮沸,根据所仿字画原作的纸绢色泽色适当配兑,或再加以花青、墨水、赭石、藤黄等配兑的水加染。或用光照烟熏法加快纸绢的老旧程度,使其看起来更像古旧字画;二是用笔墨做旧,如研究出被仿书画家的用笔习惯,是喜欢用羊毫、狼毫还是兼毫,以此仿制出所谓的旧笔,在作伪时便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达到原有的笔墨效果;三是整体做旧,即先完成字画而后再做旧,其办法是将色水调淡后加胶矾白芨水,先一扫而过,干后再刷,由淡渐浓,层层刷染。这样反复若干次,直至做旧。这种做旧方法不易跑色,表面也平滑光亮,因此一般很难识别。


不过,梁永光表示,由于这三种做旧方法手法繁琐,太原本地的装裱店铺鲜有人能做到。如果想对假书画做旧,得到外地装裱,如天津、北京、江苏苏州、山东菏泽、浙江丹阳等。


谈到“假画真卖”的价格,梁先生说:“那可真没准儿。有的假画进价100元,但遇到不懂行的,卖个三四万不成问题。遇上懂行的,一幅画可能500元也卖不出去。”


在经营假书画生意的行内人当中,都明白有一种人的生意最好做,那就是急于办事送礼的。这类人通常喜欢咋咋呼呼,显得自己对书画鉴赏门儿清,什么都懂。但是,正是这类人,在买到假书画后也无从察觉,回头来寻者寥寥。一言不发、安静赏画的人,通常都是真正的“会家子”,跟这类人就得实心实意地谈,而且交易的是真画。


3书法高人也靠造假赚钱


在假书画市场中,低仿、中仿品的利润还不算是高的,真正能够带来可观利润的是高仿品。据行内人介绍,山西虽然很少像北京、天津、江苏等省份一样,有成规模的假画作坊,但绘制高仿品书画者还是不乏其人。作为资深收藏家,乔鸿对这一行是相当了解的。乔鸿告诉记者,在山西的画家圈子里,确有为了追逐高额利润而偷偷临摹名家作品,做高仿品生意者。


在书法界也存在一些做高仿品的高手,其临摹出的作品,亦有如真迹。4月7日,记者再次以经营字画店生意人的身份,跟随乔鸿及另一位藏家来到晋中市榆次区一位书法高仿人老张的家中,一窥究竟。


“这是我刚刚写成的一幅作品,三位瞧瞧怎么样?”


据乔鸿介绍,老张做这一行大概已经有20年的光景,业内主顾甚多,口碑不错,省内许多经营字画店的店主都会直接从老张这里拿字。


老张家中的陈设十分简朴,只摆放着最简单的家具,很难想象他是做高仿品书法的资深从业者。听到乔鸿介绍记者是来自太原的字画店经营者,老张顿时显得很殷勤。他匆忙将我们让进客厅,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书法作品说:“这是我刚刚写成的一幅L老先生的书法作品,三位瞧瞧怎么样?”


乔鸿很在行地问道:“老张,你这字是越写越好了,似乎颇得L老先生的精髓。”


老张得意地说:“都模仿这么多年了,不像怎么行!我曾经模仿过他老人家的一幅字,是他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有人拿着这幅字去找他鉴定,他居然十分肯定地说:这就是我的字,放心买吧,没有问题。”


L老先生是山西省书法界的泰斗级人物,很多人都以得到他的墨宝为荣,由于他年事已高,所写书法更加值钱,价格已达到40000元每平尺。


乔鸿:“那你这幅字是准备卖给哪个主顾的?”


老张不无神秘地说:“这个可不能说,不过你看,这写字用的宣纸可是老纸,是对方拿给我的,估计要拿去拍卖。”


老张说,以前他为了将宣纸做旧,总是将它们放在阳台的强光下暴晒,偶尔也会买一些老纸回来,以应对高端客户的需求。现在,他的客户都由买家供应,有些老纸值几千元一刀(因宣纸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剪刀手工剪切,而非机器剪切,因此用刀来计量,每刀为100张),而且,均是买家从外地买回,相当昂贵。为了在老纸上写下最好的书法,老张总是先用普通宣纸临摹几十张,有把握之后再用老纸写。至于那些废掉的临摹作品,老张均会用碎纸机销毁,以免影响其高仿品的销售和流通。尤其是已经进入拍卖市场的,更要对其严密保护,以防掉价。


老张说,20年来,他模仿最多的便是L姓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且颇有心得。他认为,这位老书法家的魏碑体并不难写,只要笔法对,手腕用力,就能模仿到九分甚至十分。有买家也曾要他模仿著名书法家林鹏先生和启功先生的字,他练习了很久,最后还是觉得不太像。因为怕“坏了自己的名声”,老张不敢接这样的活儿,就是出再多钱他也得考虑考虑。近日,又有买家给他拿来一幅林鹏的字,“我还没有想好写不写,没把握。”


卖自己的字利润点太低


在老张家里,除了L姓书法家作品的高仿品,挂的最多的是对在山西赫赫有名的J姓书法家作品所做的高仿品,工楷、行、草都有,挂了满满一屋子。


J姓书法家是山西夏县人,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中国书协理事。他曾拜书法家尉世芳和徐文达为师,主攻二王书法。如今,他的工楷、行、草,都颇受市场青睐。老张认为,自己模仿J姓书法家的作品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凡是他所写的J姓书法家作品的高仿品,没有一幅被人质疑是伪作。对此,老张似乎也颇为得意。由于山西和北京的藏家比较认可J姓书法家的作品,所以老张的字在这两地卖得最好。


在老张的书房里,还挂有几幅落款为自己名字的书法作品。乔鸿赞叹:“老张,你自己的字也蛮好的,蛮有气势嘛。”老张却摇头,说如果只卖自己的字,哪能赚到什么钱,他的字最多1000元每平尺,利润点太低。


在记者一行打算离开时,老张不停地嘱咐记者,一定要再到他家里看看,想要谁的字打个电话,即使不付账也可以,“给你撑个场面吧。”


4多种原因促成假书画泛滥横行


假书画横行,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隐形杀手和收藏事业的毒瘤,但促成其泛滥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有行家认为,假书画市场迎合了一般不具备购买真迹字画、经济能力差又酷爱艺术的字画爱好者的心理,让他们只花少量的钱,就可以欣赏到各种名字的字画。正是如此,使假书画成批地流入市场,也使卖假者的利润所得高达十倍以上。其次,艺术品鉴定缺乏有公信力的机构这一事实,也是造成假书画横行的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拍卖法》规定拍卖不保真,对于艺术品拍卖来说,这显然是一个漏洞。


“艺术品拍卖玩的就是信息不对称”


拍卖师史女士是一位资深书画拍卖师,从业至今已有十余年,对书画真伪的鉴别也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史女士告诉记者,拍卖公司是一个存在于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中介机构,文物、艺术品与普通商品有区别。要让拍卖公司或者鉴定专家去为拍品的真伪打包票是不可能的,拍卖法第61条明确规定,“拍卖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瑕疵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艺术品拍卖玩的就是信息不对称,买到假画也不能怪别人,只能说自己的功课还没做到家。”史女士说,作为拍卖师,他们所做的工作不是对书画真伪进行核实,而是对委托人的身份及权益进行核实。因此,她想提醒买家的是,一定要多收集情报加以研究,学习各种鉴别假书画的方法,帮助自己判断作品的真假。此外,她也希望业内人士能够坚守底线,切勿让赝品这个毒瘤越长越大。


鉴定假书画的最好方法是找画家本人或者德高望重的鉴定者


张成寿先生是一位古董商,在省城南宫古玩市场开古玩店已有多年。对于促成“假书画真卖”的原因,他认为是因为艺术品市场缺乏监管,缺乏具备艺术品鉴定的公信机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能够令人信服的意见。当前书画艺术市场正处于有史以来最繁荣时期,同时亦处于赝品泛滥最盛时期。从某种程度说,赝品已经成为艺术市场的杀手和收藏业的毒瘤。所以,做古玩和字画生意时更要讲诚信,只赚取合理的利润。虽然说假书画也有一定的市场,但它终究走不远。


张先生认为,对于假书画鉴定的最好方法就是找画家本人或者德高望重的鉴定者。


“这个世界必须存在一些真的东西,我们需要保有一颗艺术家的灵魂”


作为版画创作者,省城著名画家肖先生认为,书画从业者放弃艺术风骨,难以抗拒高额利润诱惑才是真正的主因。真正静下心来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是能耐得住寂寞的。


肖先生的画目前已经蜚声国内,每平尺达3万元,颇受市场认可。前两年曾有假画界人士找过他,出高价要他针对已逝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的作品做一批高仿品,被他拒绝了。他认为,虽然这是一个由某些不懂书画艺术的投资人决定艺术家价值的时代,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金釜雷鸣”这样的现实,艺术家仍然不应该折辱自己作为画家的风骨去造假。“这个世界必须存在一些真的东西,我们需要保有一颗艺术家的灵魂。”


本报记者 张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