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爆破(截屏图)
炸药混装车(截屏图)
“探秘不为人熟知的职业”之七:爆破工程技术人员
“轰轰轰……”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一座上百米高烟囱的底部腾起滚滚烟尘,然后,烟囱的上部开始慢慢倒向北方。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大,烟囱倾倒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轰”,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烟囱撞到地面,破碎的混凝土、砖块向四周飞溅,烟尘腾起几十米高……这不是在拍电影,这是李飞的工作现场。
从中北大学民用爆破专业毕业后,李飞就成为一名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现在,他已经是山西江阳工程爆破有限公司的一名项目经理。3月31日,李飞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工作的细节——这份惊天动地的工作最需要的其实是谨小慎微。
1 拆除210米高烟囱用了80多公斤炸药
本文开头的场景是江阳爆破公司正在拆除太原市二电厂的一个大烟囱。这个烟囱本来有210米高,底部的直径有20多米,为了拆掉这个大家伙,该公司用了80多公斤炸药!在李飞的记忆中,这是他参与爆破拆除的建筑物中最高的一个。
2008年接下这个任务后,李飞首先要做的是与几位同事进行现场勘察和测算。“烟囱的东面四五十米外有个汽机房,南面十几米外就是化验车间,西面不到100米也有一排车间。只有北面可以作为倾倒方向,可是北面100多米外就是公路,路旁还有高压输电线,对200多米高的烟囱来说,倒塌距离明显不够。”李飞说,现场的情况让大家都无从下手,最终决定烟囱上部进行人工拆除。
从最上面开始,一块砖一块砖地往下敲,用了近半个月,210米的烟囱终于缩水到105米。此时,公司技术部的闫立功部长已经计算好了钻孔的位置、数量、深度以及所需炸药量,相关人员马上向公安部门进行备案审批。
通过备案审批后,工程人员开始进行钻孔。钻孔的位置均在烟囱底部,高度不超过1.5米的范围内他们钻出了200多个直径为4厘米、深度为62厘米的孔。随后,他们还要在烟囱的北侧挖出一个30°左右的楔形定向窗。“就跟砍树一样,在想要让树倒下的方向砍出嘴一样的口子,然后在另一边锯,快锯断的时候,树就会倒向口子的方向。”李飞解释说。
一切准备就绪,公司在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撤离现场附近的人员、设备,公安部门还在数百米外布置下警戒线。随后,持有爆破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开始给钻好的孔里装填雷管和炸药。每个孔可以装大约400克炸药,200多个孔需要灌入80多公斤炸药。引线安装完毕,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细细检查几遍后,撤离现场。
“呜呜呜……”起爆指挥向各警戒点确认没有异常情况,拉响了警报器。三声警报响过,引爆器开始充电,随后起爆——“轰轰轰……”
等到烟尘散去,105米高的烟囱已经“瘫倒”,成了一条六七十米长的砖块堆。“100多米外的公路上,就溅落了些拳头大小的砖块。太完美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飞还有些兴奋。然而,此时他的工作还未结束,他和同事们马上重返现场,仔细地在砖块堆里翻找。“要检查有没有盲炮(没有引爆的炸药),遇到盲炮需要马上拆除或者再次引爆。直到确认现场没有危险后,爆破才算成功,警戒才能解除。”
2 每一步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李飞的介绍很平淡,似乎炸掉这个100多米高的大家伙不是难事。其实不然,在与炸药打交道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首先是装药。把一小堆炸药倒在孔的边缘,然后用一根木棒小心翼翼地往里送,感觉木棒接触到孔底后,再轻轻地用木棒把炸药压紧。然后,抽出木棒,往里送另一堆炸药。“装药时必须把握好轻重,不能太轻,否则孔里装不了足够的炸药,影响爆破效果;也不能用力捣,否则就可能引爆炸药。”李飞介绍说,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在装药前所有工作人员都需要上交打火机、手机等物品,还要穿上防静电的衣服、鞋子。
整个过程都是对工作人员身心的考验,工作现场没有人说话,生怕自己出错或干扰到别人。装一个孔的炸药只需要十几分钟,但因为高度紧张,很多新手都会出一身汗。
装好炸药后,每个孔里还要插入一根导爆管(导爆管全称为“塑料导爆管-非电雷管起爆系统”,用来引爆孔里的炸药),随后用发黏的黄土把孔堵住。装药完成后,他们还会交叉检查各个孔的情况,避免出现问题。此外,每根导爆管都有编号,在放入孔里前需要进行登记,以免滥用。
随后是接线。从上到下把邻近的导爆管用导火线接到一起,一般十个左右为一组,每组的导火线接上一根火雷管,再与其他组用导火线连接。所有的孔连接完毕,导火线全部连接到一根电雷管上。电雷管再接上200多米的电线,连接起爆器。
接线的过程中,危险系数直线上升,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爆数个孔里的炸药,甚至全部的炸药。工作人员也愈加小心,每一条导火线、每一根雷管都是轻拿轻放,每一个动作都像是慢动作,连说话的声音都会不自觉地压低。
接线工作完成,大家再互相检查几遍,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将早已准备好的草垫、棉被等物品包在孔外,以防止爆破时出现太多的飞石。至此,引爆前的准备工作才算是全部完成。
提起以上过程,李飞的语速缓了一些,声音也低了一些;直到讲完,他才恢复正常。“没办法,习惯了。那种紧张的气氛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每次干完活,我都会跑到警戒区外抽根烟,大口大口地抽。”
3 运到工地的炸药只是原材料
其实,由于爆破技术的进步,李飞需要面对的危险已经相对较低。
民用爆破公司不需要保管炸药:民用炸药储存在各地化轻公司的仓库中,在通过公安部门的审批后,爆破公司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持审批单和运输证前往化轻公司联系。爆破作业前,化轻公司会派专用车辆将炸药运输到工地。这样就降低了保管中出现危险的可能。
运来的炸药也仅仅是原材料。以目前民用爆破常用的铵油炸药为例,运输到现场的是多孔粒硝酸铵和柴油。在现场的混装车间里,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将两种原料装入专门的炸药混装车里进行混装,才能成为炸药。“混装的过程跟混凝土搅拌差不多,混装车‘长的’也跟混凝土搅拌车差不多,就是更结实些。”李飞说,比较小的工程中,混装车一边搅拌一边开到现场,然后再装药。“在一些大型工程中甚至不需要人工装药,装药过程也跟混凝土浇筑差不多,炸药混装车的后面有一根管子,混装好的炸药通过管子被直接注入钻孔里。”“原料运输、机械混装让炸药在运输、配制过程中的危险有效降低。实际操作中,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每个操作人都注意自身和别人的安全,就不会出问题。”李飞说,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时不像影视节目中的排爆专家那样,要穿上厚重的专业准备,他们的装备与普通的建筑工人差不多,安全帽、劳保服,只要能防静电就行。
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就拿烟囱爆破来说,他要根据烟囱的周长计算钻孔的数量和钻孔之间的距离,根据烟囱的结构和厚度计算钻孔的深度。计算并不难,都有专门的公式。但公式计算出来的数据和现场难免会有些差距,出现一点失误就可能产生难以估计的后果。李飞介绍说,在现场他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增大或者减少用药量),这要求多年的经验积累。
其实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背后,有爆破工程技术人员谨小慎微的努力和默默无闻的付出。
■链接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持有公安部门颁发的安全作业证才能上岗。其职责为:负责爆破设计和总结,指导施工,检查质量;确定爆破安全技术措施,检查实施情况;负责制定盲炮处理技术措施,并指导实施;参与爆破事故调查与处理。根据职责不同,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又分为“五大员”,分别为:安全员、爆破员、库管员、押运员、巡守员。
■现状
爆破“高手”全国有30000多人
民用爆破属于特许行业,公司和工作人员都必须符合严格的条件才能得到许可。为了规范市场,提高行业的安全系数,相关管理部门正在鼓励民用爆破企业的兼并重组,并将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整合。
目前,公安部正在重新审核民用爆破企业的资质,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设备等各方面情况核发1-4级许可证,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可能被拒之门外,一些条件较差企业的营业范围将被限制。据悉,我省共有40多家民用爆破企业,其中光太原就有20家左右。
截至去年,全国共有爆破工程技术人员30000余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男性占绝大多数。
本报记者 张立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