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新年俗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0215_02fd200ab4623c66469875460e8770cd.jpg

2月1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者在文创区打卡拍照。

20240215_7ecbb3596f1e5cab85c5ce6cf27d7cfd.jpg

2月11日,在西藏拉萨八廓街,游客在游玩时拍摄视频。

20240215_8b423fff9e6f7f818db783c362710d3c.jpg

2月11日,澳门旅游局在大三巴牌坊前安排舞龙舞狮贺岁活动。

20240215_b176dd09d3333a04904f5b4510a8750a.jpg

2月10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客观看舞龙表演。

20240215_24da2c22974bef2d8ed7c2e04e752a99.jpg

2月10日,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的龙年生肖艺术展。

20240215_9bb9b2cf308b5a0e34a295acb4540754.jpg

2月12日,小朋友在合肥骆岗公园体验冰雪运动。

20240215_b1baa96f7a2427020aae6a2997a3b150.jpg

2月14日,孩子们在山东省滕州市荆河公园内体验彩虹滑道。

20240215_592751231ef88afa823d5f36d05b9345.jpg

2月11日,滑雪爱好者在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合影留念。


  逛非遗集市、看新春大展、品“他乡”年俗……甲辰龙年春节,华夏大地升腾浓浓年味,展现过年新面貌。
  吃团圆饭、守岁、拜年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民俗,融合新场景、新玩法的“新年俗”活动,也悄然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在延续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这些“新年俗”为新春“添把火”,更好为群众生活添彩。

博物馆里藏新意

  走进博物馆,过个文化年。各家博物馆纷纷亮出龙元素馆藏,为龙年增添文化气息。
  中国国家博物馆“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于春节前夕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龙吟书香——甲辰新春贺岁展”,展现龙文化之源远流长;四川博物院“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展出60余件/套龙文化相关文物,诠释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意蕴……全国多家博物馆特别推出新春大展,为广大观众提供节日好去处。
  把知识记在心里,把文物留在相机里,过年,还要把心仪的馆藏“捧在手心”带回家中。祥龙纳福茶具礼盒套装、龙腾八景福盒……走进国博文创区,龙年伴手礼“上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非遗新年焕新生

  中华大地千百年来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新春非遗习俗。这个春节假期,非遗项目以现代方式焕发新容光,以更加生活化、更具烟火气的姿态,融入新春活动。
  大年初一,北京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幡鼓齐动十三档”中的五虎棍、舞狮等队伍集体亮相北京民俗博物馆南广场,演员扮相精致,舞狮灵动,一招一式引得观众不时喝彩。
  许多非遗技艺有了更时尚的表达方式。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花儿,如今借助互联网直播广为传唱。
  随着非遗全方位融入生活,各地在春节假期推出多种沉浸式互动体验,加深群众对非遗项目的了解和喜爱。
  上海推出“寻龙记”活动,覆盖文化场馆、景区等100多处空间,开展非遗互动体验;江苏非遗保护专家戴珩表示,春节非遗展示和体验活动让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旅游火热迎新春

  随着中国人过年方式变得多元,越来越多居民正以旅游欢度农历新年。
  大年初一,来自郑州的朵朵跟着父母,在新疆阿勒泰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雪道驰骋。不只是雪场,新疆各大景区在假期举办多种精彩活动。据介绍,假期前三天,仅新疆天山天池景区就接待游客38890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长332%。
  春节期间,大量游客前往北方赏雪;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游客选择南下享受温暖。在线旅游平台上,海南三亚、广东广州等地搜索量再创新高,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五成。
  除了逛和吃,人们还积极参与文旅融合新年活动,厚植家国情怀。
  在江西庐山,融入传统年俗、汉服巡游等元素的“庐山天下悠,龙吟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感受当地特色文化,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福建游客郑女士说。

据新华社

(责编:candy)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