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食成新“食”尚“自讨苦吃”到底值不值
轻食成新“食”尚“自讨苦吃”到底值不值
近年来,轻食备受吹捧,成为人们眼中的健康担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倡导低脂、低热量、低糖低盐的饮食习惯,高纤维、高饱腹感的轻食因此受到青睐。轻食究竟“轻”在何处?轻食产业接下来该如何发展?12月5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轻食成为年轻人消费“新宠”
“我已经吃了一周轻食,主食是藜麦、糙米,蛋白质是虾仁、牛肉,蔬菜是西蓝花、黄瓜。效果虽然不错,但价格太贵了。我准备按照网上的食谱自己做。”正在减脂的小辛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目前瘦了1公斤多,这让她对接下来的减脂十分有信心。
山西晚报记者打开外卖平台搜索“轻食”关键词时发现,在周边5公里内就有10余家店铺,热门店铺月售4000余单。大多数轻食餐厅以健康理念为卖点,菜品通常主打各色沙拉,虽然价格不算便宜,但食物色彩鲜艳、诱人,受到不少减脂人士追捧。从菜单来看,轻食套餐大多含有牛肉、三文鱼、生菜、玉米、胡萝卜、黄瓜等食材,售价在50元到70元不等。“我们店里有各种健康轻食菜单,营养搭配都很科学,最受欢迎的还是各种沙拉。”一家轻食店营业员介绍,最近几年,年轻人都喜欢健康的“轻食餐”,店铺的生意很火爆。根据美团外卖《轻食消费大数据报告》估算,国内轻食市场预计5年内逐步占到餐饮总收入的10%左右。
同时,轻食也成了很多健身减脂博主的流量密码。他们每天分享健身餐的搭配思路和做法,点赞和收藏量都十分可观。
轻食“轻”在何处?
“轻食=沙拉、日料、素食。”许多消费者这么认为。其实,“轻食”的“轻”,指的不仅是食物分量少,更重要的是指用一种简单的烹饪方式,尽可能多地保持食材最原始的口感和自然的味道。作为美食界的“舶来品”,轻食并不符合追求千人千味的“中国味蕾”,那为何在当下会成为一个个性化的美食标签,并一度超越快餐速食,成为众多白领人群的餐桌常客呢?
“轻食热量低,而且少油少盐少糖。”秦先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由于工作繁忙,只好常年点外卖,但一般的快食外卖如麻辣烫、汉堡等,重油重味,肠道负担大,而杂粮饭、沙拉等轻食口味较温和,吃起来清淡,让他感觉健康安心。像秦先生一样的轻食爱好者不在少数。烧烤、炸鸡、奶茶等美食当道,美味的同时也给健康“增压”。而轻食主打优质蛋白、高纤粗粮和新鲜蔬果,主张减味、减负担,很大程度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心理。健身教练张林为了保持身材,严格控制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水分等。他还会引导学员们跟他一起吃轻食,帮助大家记录每天卡路里的摄入量,给出合理进食建议。
“轻食的范围很宽,常见的有沙拉,还有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五谷杂粮饭、意大利面等,只要符合均衡、健康、自然的食品,都算轻食。”业内人士表示,轻食轻不轻,关键看热量,一份营养达标的轻食既要低盐、低脂、低糖,又要营养素齐全、饱腹感强,这种追求简单、均衡、保留食物营养成分的饮食理念值得肯定。
如今,轻食不仅是一种时尚标签,更成为不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调查显示,94.9%的人至少每周消费一次轻食,有55.7%的人一周消费2至4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轻食也逐渐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业态,品牌单店月销均达数千单。
有消费者表示遇到“轻食刺客”
健康饮食生活方式是新消费信仰也是新市场,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轻食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轻食行业的兴起,更得益于当前经济发展背景,如“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全民健康、健康产业大发展等,特别是绿色经济、低碳生活、生态文明等理念的提出,也让人们认识到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既利于自身更利于环境保护。
但健康饮食成为潮流的同时,消费者也面临着高价“压迫”。“轻食的轻,也是轻奢的轻。”白领王佳被轻食价格深深刺痛,为了保证“健康”,她一天的饮食花费超过百元。鸡胸肉、玉米粒、蔬菜,再加上酱料……王佳想不通,一份平平无奇的蔬菜沙拉为什么卖得这么贵。
山西晚报记者观察到,同样是蔬菜+肉+主食的搭配,轻食会比同款配置的中餐卖得更贵。从营养方面来看,其中的藜麦、牛油果、红腰豆、白芸豆、鹰嘴豆、奇亚籽等新潮食材的加入,成了轻食价格更贵的原因。不少消费者表示,在外卖等平台常常遇到“轻食刺客”,几片“菜叶子”加上三四片鸡胸肉,动辄几十上百元,自己的体重还没减下来钱包先“变瘦”了。从业人员透露,一份轻食的利润50%以上甚至更高。一些“投机取巧”的商家,成本更低,利润率会更高。
长远发展更需规范引领
轻食是餐饮行业的一股新风,丰富了传统的餐饮业态。数据表明,我国健康食品市场规模在2015年达到6500亿元,到2020年攀升至8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11408亿元。在风口之上,轻食代餐等多个细分赛道都十分火热。主打即食鸡胸肉的“鲨鱼菲特”同时满足“Z世代”(指95后)追求健康和方便的两大核心需求,在3年时间里销售额增长超过200倍,屡次拿下天猫生鲜肉类店铺排行TOP1。作为生鲜超市头牌的盒马,也推出了中式沙拉、魔芋凉皮等中式轻食类预制菜商品。
近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下称《指南》),《指南》规定:轻食是以单例或套餐形式提供给消费者的控制总能量的配餐食品。轻食的营养成分需满足人体适宜营养需求,可通过减少脂肪和钠的总含量,以及合理设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控制总能量,通过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素含量实现营养丰富。轻食的营养成分需来源或主要来源于天然食材,同类食材可使用食物互换法进行搭配。选择食材时,宜选用具有不同营养特征的新鲜食材,尽量避免使用过度加工的存在营养损失的原料。
《指南》提到,轻食应遵循品种多样、合理搭配的原则,至少包括蔬菜类、水果类、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品类、大豆及坚果类、奶及奶制品类、油盐类等食材中的4类,总品种不宜少于6种。
当前,轻食行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产业化、规范化、品质管控与升级以及成本控制等诸多问题。行业既要保证制作和饮食环境的卫生,又要保证食材的健康,从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在产品大量供应的情况下,为防止存在影响消费者权益的隐患,轻食产业加快建立市场统一监管的规范和标准十分必要。相较于欧洲市场,我国轻食行业仍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目前国内轻食渗透率仅40%,且80后和90后消费者合计占比达86%,以年轻女性为主。青年一代是轻食的主要消费群体,且只在有健身、减脂等特殊需求时才会食用,所以这种餐饮方式距离成为饮食主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商家投资时需要谨慎。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