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多个中学迎来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父亲母亲参加的比例变化引关注
父母谁去开家长会?都行,爱最重要
省城多个中学迎来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父亲母亲参加的比例变化引关注
父母谁去开家长会?都行,爱最重要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初中家长会没几个爸爸,高中家长会没几个妈妈”。网友们在评论区留下了很多“神回复”:“妈妈们已经气死了,爸爸抗压能力比较强。”“青春期的孩子管不动了,爸爸就是去凑数的。”“主要是爸爸脸皮厚,有冠名权的有义务对产品质量负责。”“妈妈一般活不过9年义务教育,对于更难熬的青春期,只能换爸爸们接班了。”“因为妈妈们都得了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而且揍不过这个年龄的孩子了,换爸爸上。”
日前,省城很多中学迎来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在不同的阶段,爸爸妈妈参加家长会的比例是否真有变化?家长会后,山西晚报记者走访了部分家长和老师。
孩子越大 开家长会的爸爸越多?
太原市民张女士的孩子今年上高一,上周五刚刚参加了家长会。“高中真的不一样,开家长会的爸爸确实多了。”她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班里一共43个学生,来开家长会的爸爸不到20个。虽然还不到一半,但比原来多很多了。”
张女士介绍,由于自己工作比较清闲,所以孩子从小到大的每次家长会都是她去开。“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会很难看到爸爸的身影。也会有个别爸爸来参加,但妈妈至少占到90%以上。”从初中开始,爸爸逐渐多起来,“尤其是初三的几次家长会,来开会的爸爸都比较多”。
张女士称,家长会大多在周五下午开,正好是孩子爸爸每周办公复盘例会的时间,作为公司重要负责人,他是不能缺席的。太原市民罗先生的情况则不同,他的女儿今年上初三,他本来有空想去参加家长会,但女儿提出,妈妈平时照顾她比较多,更了解自己的情况,还是希望妈妈去。“孩子提出来了,我也尊重她的决定。”罗先生笑着说,“平时管孩子比较少,偶尔和她沟通,也比较严肃,看来我以后得多抽时间和孩子多交流。”
思想转变 爸爸的参与程度更高了
在与老师的沟通中,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印证。小学老师普遍反映,家长会确实妈妈来得多,有的班级妈妈占到了五分之三,有的班级占到三分之二,还有一些奶奶、姥姥等代为参加。到了初中,开家长会的依旧妈妈多,不过爸爸的比例有所增加。担任初三班主任的刘少娜老师,专门核对了家长会的签到表,发现到场13个爸爸、26个妈妈。
高中班级的班主任普遍反映,爸爸来参加家长会还是挺多的,而且年级越往上,爸爸出现的越多。“高一基本是妈妈来,之后爸爸逐渐多起来,高三时,爸爸参与的会更多一些,差不多能达到一半左右。”正担任高三班主任的李红英老师介绍,与幼儿园、小学阶段对比,高中的家长会爸爸参与度确实提高了,不过她观察过学校其他班级家长会的情况,网络传言“高中家长会没几个妈妈”的说法并不准确,“爸爸再多,基本也超不过一半。”
老师们分析认为,小学、初中阶段,普遍来说,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需要更细致,妈妈比较占优势;到了高中阶段,孩子自理能力变强,更多的是要考虑未来发展方向,爸爸相对会更关注时事和高考形势的变化。再加上家长思想的转变,现在家庭教育中,大家逐渐意识到爸爸的重要性,很多爸爸会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有时候妈妈也会刻意安排让爸爸来参加。
没有标准答案 要紧的是双方相互配合
爸爸妈妈谁开家长会更好?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关键在于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以及家庭的教育。
其实,有关爸爸参与家庭教育的话题一直很受关注,社会上也不乏“丧偶式”育儿的吐槽,就是指父亲缺席孩子教育和成长的一种现象。近年来,父母一方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尤其是爸爸的缺席不仅引起学校的关注,而且也引起社会的关注,不少地方甚至还以立法的形式来反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山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从2018年9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就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直接责任主体,依法履行家庭教育义务。即使是未成年人父母离异的,双方应当相互配合,继续履行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义务。
心理学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孩子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父亲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母亲既要承担温柔、包容的部分,又要做到父亲训诫、严厉的部分,柔和刚本身就是冲突的,大多数女性无法兼具,而且这对于孩子而言也会产生一种分裂感。”资深心理咨询师李倩建议,在对孩子的共同教育上,母亲其实应该给孩子“拥抱的爱”,也就是要呵护孩子,教他如何去表达爱与接受爱;而父亲更多的是要给孩子“放手的爱”,即首先要教会孩子规则与纪律意识,其次要给予孩子学习上的引导、事业上的担当感与自信心,鼓励他去开拓与冒险。“爸爸妈妈谁去开家长会不是重点,父母双方在孩子成长中的投入与分工才是关键。”李倩说。
对于谁开家长会,老师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倾向性,不会建议,主要看哪个家长有空。”刘少娜老师说,“不过青春期的孩子,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认为家庭教育是妈妈的事,妈妈承担太多、管得太细,累了之后情绪容易失控。爸爸在教育中缺位,会让妈妈变得身心疲惫,情绪状态不好,更容易伤害到亲子关系其,所以我们倡导父母合作,有商有量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
山西晚报记者 杨晶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