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法规 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文物保护法规 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经在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项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你我都可以成为文物的守护者。
我们可以为文物保护做点什么呢?
文明游览切勿损毁名胜古迹
古迹建筑一般属于文物范畴,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文物古迹受国家保护,在古迹建筑上“刻字”留念万万不可取,不但会给古迹建筑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而且这种行为可能涉及违法犯罪,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下列损失和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下列损失和费用:(一)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三)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四)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五)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二款: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盗墓属违法切莫碰红线
小说里的盗墓人很酷,但现实中可不是一个合法职业!切记,盗墓属于违法行为,不要触摸法律的红线。
文物确实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是地下埋藏和水下遗存的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均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私自发掘,发现文物后也不得哄抢、私分、藏匿。如果化身“摸金校尉”私自挖掘古墓,盗取文物或者发现文物私自藏匿的,不仅会对古墓和文物造成破坏,更有可能会触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罪名,受到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一条:一切考古发掘工作,必须履行报批手续;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应当取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考古发掘资质证书。地下埋藏和水下遗存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私自发掘。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依照前款规定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文物收藏要牢记切莫进行违法交易
在中国,文物交易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制,旨在保护文化遗产、防止文物流失和非法交易。个人收藏的文物可依法流通,个人可以通过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从文物销售单位购买、通过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等方式获取、收藏文物。但国有文物、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被盗文物、来源不合法的文物、流失文物等都是禁止交易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七条: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组织可以收藏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一)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二)从文物销售单位购买;(三)通过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以下称文物拍卖企业)购买;(四)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五)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组织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八条:禁止买卖下列文物:(一)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二)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不属于本法第三十一条第四款规定的应由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除外;(三)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四)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公告的被盗文物以及其他来源不符合本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文物;(五)外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按照有关国际公约通报或者公告的流失文物。
文物保护,就是保护历史传承文明,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孙轶琼整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