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中阳县检察院:“五心”工作法打造民行检察品牌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法制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吕梁市中阳县检察院,问到民事行政检察类的案件,大家首先会想到“找艳红姐”。“艳红姐”指的是第三检察部主任石艳红,由她牵头的“艳红解忧工作室”团队已经成为该院民事行政检察履职的鲜明品牌。
  推动民事纠纷和解息诉、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近年来,中阳县检察院将民行检察作为服务群众的前沿和窗口,探索构建“初心引领、热心接待、匠心办案、耐心答疑、真心解难”“五心”工作法,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艳红解忧工作室”民行检察品牌,综合运用支持起诉、释法说理、调查核实、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多元化解民事、行政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初心引领,发力“定分止争”,体现了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在办理宁乡镇府南社区79名被征地农民失地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发放一案中,该院改变碎片化监督状态,提出类案检察建议,主动帮助问题涉及的其他5个乡镇15个行政村补贴发放。推动类案一揽子解决让“为人民司法”具象化。
  治理欠薪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在办理“柏洼山79名农民工申请支持起诉案件”中,该院办案团队与县文旅局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最终用工方分两批将拖欠的58万余元工资履行到位。相关案件办理中,该院通过健全12309检察服务接待大厅功能,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情当家事、把群众来信当家书,“如我在诉”共情共鸣,深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群众有理可讲、有苦可诉、有难可解。
  履职过程中,该院采用审查原案卷宗、调查走访、技术鉴定等手段厘清焦点问题,夯实司法评判、阐法释惑、化解矛盾基础,以上下联动、综合履职、一体履职机制推动疑难复杂案件办结。
  在“高某某等79户居民旧城改造行政争议案件”办理中,“艳红解忧工作室”团队聚焦群众反映的采光问题,以民法典中涉及的相邻权为突破口,将未提起诉讼但权益可能受损的26户业主一并纳入补偿范围。
  “我们通过调查核实,详细了解相关职能部门行政决策的依据和过程,在关键节气对各户采光情况进行现场勘验,组织公开听证,共商补偿方案。最终提出‘依据日照分析报告协商补偿’方案,成功化解了持续五年的矛盾纠纷。”在石艳红看来,面对纠纷争议,一定要摒弃就案办案、机械办案思维,准确适用调取、询问、咨询等调查核实措施,“背靠背+面对面”推动当事人双方和解,结合实际释法说理,消除误解,化解矛盾。
  82岁高龄的冯某英身患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四个子女却不履行赡养义务。该院办案团队在支持起诉的同时,与法官联合对四子女进行释法说理、教育引导,最终老人撤诉,与子女达成和解。
  中阳县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化解民事纠纷、行政争议案件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全面审查到位、释法说理到位、依法救助到位,充分运用法治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当事人困境与诉求,注重依托社会治理大平台,积极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在法治框架内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刘云峰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