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治理 隐患排查 源头解纷
——沁水县连续12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居全省前列的秘诀
系统治理 隐患排查 源头解纷
——沁水县连续12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居全省前列的秘诀
春日的沁水县,城镇乡村都能看到网格员通过智能终端实时上报村居动态;智慧综治大屏上,流动的人车数据勾勒出县城平安运行轨迹;“树理调解工作室”内,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化解着家长里短的矛盾……平安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近年来,沁水县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更加注重系统治理、更加注重风险防范、更加注重基层基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连续12年位居全省前列。
打造“大平安”工作体系
“检查呼吸,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前不久,沁水县蓝天救援队教练员给沁水县公安局郑庄派出所的民辅警开展急救技能培训,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通过这次急救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派出所民辅警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能力,为今后有效开展应急救护,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沁水县公安局郑庄派出所所长樊兵亮说。
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沁水县紧盯平安建设重点任务,每年都会举办全县政法干部政治轮训班和各种培训、讲座等,提升全县政法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此外,组建了8个工作专班,严格执行定期报告通报、专班推进、领导包联帮带等工作制度,深入开展平安县、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景区等基层平安细胞创建活动,推动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春节前后,人员流动、聚会喝酒等引起的警情可能会进一步增长……”今年初,沁水县嘉峰镇召开工作盘点会,党委副书记王俊锋在会上分析问题的同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组织民辅警及网格员深入村庄、企业进一步加强反诈及治安防控宣传,提升法治意识;对重点人员、重点地区、重点场所持续开展摸排,降低矛盾纠纷升级扩大的可能性。”
沁水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张东海介绍,每个月我们都会对“平安县城建设”工作进度和执法(法律)监督结果进行亮晒,还会将各乡镇的110警情、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信访数量、调解数量、民商事案件、群众安全感等平安指数纳入年终考核。尤其是通过《沁水政法》专刊形式下发各乡镇予以督促提醒,形成全程量化、比拼争先的良好态势。
构建“大防控”工作格局
“在逃人员郭某于12时36分出现在某小区附近。”3月17日下午5点多,沁水县公安局端氏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警报器预警声响起,值班民警于越手机接收到信息后立即出发,成功将流窜至端氏辖区企图作案的郭某抓获。“流窜盗窃网上在逃人员郭某的信息早已被我们录入大数据平台,系统发现后会马上向附近的民警发布预警信息。”于越介绍。
近年来,沁水县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催生出一批以龙港中心派出所“平安联盟”、端氏中心派出所“智慧警务”为代表的风险防控新模式。特别是针对平安建设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弱项,固化长板优势,以社会治理创新助力平安沁水建设。
严防严守,筑牢政治安全防线。全面落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打赢打胜了一系列安保维稳硬仗;对重点反恐目标单位、重要阵地全部实施等级化管理,进一步织牢全阵地防控网络。
严管严控,打造社会治安高线。深入推进“扫黑恶、治电诈、打盗窃、禁毒品、护民生”专项行动,精准打击网络诈骗、涉黑涉恶、涉枪涉爆、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成功侦破润滑油假冒注册商标案被省公安厅列为省督案件,正在发起全国集群战役;陆某平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全县未发生恶势力案件、未发生命案和有影响的重大案事件,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严查严治,坚守公共安全底线。治安要素管控逐步向村级、社区延伸,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深化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强化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全县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释放“大治理”工作活力
“我和我父亲的户籍在同一个户口本上,但承包地时分成了两个承包地户主土地册,现在我父亲去世了,他的承包地我能不能继承?”“四户村民同分一块地耕种,其他三户在二轮土地承包确权时确权了,我的地没有确权,怎么办?”在十里乡团里村召开“村民说事会”的现场,面对村民们的疑问,律师、法官和十里乡农经部门负责人从法律、政策等角度答疑解惑,现场消除了村民的不满情绪。
参加了此次“村民说事会”的沁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霍鹏感触颇深:“通过‘村民说事会’这一平台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也推动了矛盾的纠纷化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村民说事会”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之一,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沁水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广“赵树理调解”工作法,打造了一批像“村民说事会”等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沁水样板,让更多的调解“小阵地”,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今年春节前,养殖户王某碰到了难题,他的养殖场仅有的对外通道被堵了好几天,几百只羊的饲料运不进来。无奈之下,王某向司法所和派出所求助。工作人员走访调查发现,王某养殖场的必经之路是贾某十年前出资修缮的,后来两人因为一些琐事产生矛盾,贾某便以自己修的路自己做主为由,不让王某运送草料的车通行。
此时,调解人员发挥专业优势,依据我国土地管理相关法律规定,条理清晰地向双方说明。“村里的山林及土地归集体所有,个人修缮集体土地上的道路,不代表拥有对该道路的绝对控制权,更不能借此阻碍他人正常通行。私自堵塞交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调解员的一番话让贾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立即解除道路封锁,让草料车顺利通行。王某也表示愿意放下过去的矛盾,不再追究贾某的责任。两人最终放下成见,握手言和。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霍鹏表示,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和平安建设责任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大力推广“赵树理调解”工作法,为建设平安沁水、法治沁水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闫书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