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法律援助体系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法制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让这道防线发挥作用,就离不开健全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也愈发强烈。但是,因为法律条文、诉讼程序、证据规则等的专业性,普通民众很难全面掌握。因此,在遇到法律纠纷时,经常需要聘请专业的律师来提供法律服务。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无力承担律师费用的人来说,法律援助就可以帮助他们提供兜底服务,确保不因为经济原因而丧失维权的机会。另外,在现实的法律纠纷中,个人往往需要面对企业、社会团体乃至政府等强大的诉讼对象,法律援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法律保障,以消弭双方在力量和资源上的差距。因此,各级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需要切实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要在立法的理念和执法的行动中去体现和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更要通过健全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让困难群众从案件起诉、法院受理、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和判决结果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切实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实现司法平等从理念到现实的转变。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人员,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聚焦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等重点群体,法律援助服务资源相对短缺的偏远地区,成本较高的异地维权等,提高服务的精准性。
  “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人民对法律的信仰则是建立在每一个具体的司法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处理的基础上。司法案件处理得越公正,老百姓就越相信法律,在遇到问题时就会选择走法律途径。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保证所有的案件都能在法律的框架下取得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法律援助既能通过个案的解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还能有效地连接大众,广泛深入地普及法律知识。每一次成功的法律援助,都可以让普通百姓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法治的温度,从而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守法理念。
  公平正义永无止境,法治建设任重道远。但是只要坚定司法为民的理念,就能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体系,让法治像阳光一样为每一位公民提供温暖和力量。

黄川川

(责编:马云梅、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