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多跑一次”到“就近跑一次”
从“最多跑一次”到“就近跑一次”
山西连续6年在全国创造性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2024年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4.5万余人次,办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1.2万余件,打造了公共法律服务山西品牌。更令人瞩目的是,山西司法行政系统以省厅、市局项目共建为抓手,开展法律援助市域通办试点工作,晋城市率先实现法律援助全流程“市域通办”,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就近跑一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取法律援助的便捷性。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打造出“马上办”“一次办”“联动办”等新型服务模式。晋城市法律援助“市域通办”,进一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升级,以制度创新突破地域藩篱,用技术赋能提升服务温度,打造了横向联通、纵向联动的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办理法律援助降低了维权成本,提高了维权效率。
法律援助“市域通办”的探索,看似只是距离的缩短、流程的简化,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民生关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更让我们看到了政务服务改革的无限可能。2024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就提出,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持续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做到就近办、异地办。
从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出发,我们可以期待在更为广阔的政务服务领域实现“跨域通办”。在医疗保障领域,不断扩围跨省费用直接结算病种;在市场监管方面,让企业体验更多“无感审批”事项;在民生服务中,不断推动社保缴纳、公积金提取等高频事项“跨域联办”……放眼全国,各地都有积极探索。“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已突破1000个;广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持续推动跨域通办;江苏落实长三角12345热线一体化发展,建立省和部分设区市话务直转机制和跨省诉求首接责任制;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官网开设“跨省通办”服务专区……这些成功经验,不仅是对传统政务服务模式的革新,更为提升现代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优质选项。
当然,要实现政务服务的全面升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少事项涉及多部门、跨层级协同,有的甚至需要十几个单位联动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各级各部门要勇于敢于打破行政壁垒,强化统筹协调,用好数据和制度两个赋能,确保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形成工作合力,以提升创造性执行效能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近跑一次”将成为政务服务的新常态,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和便利。
杨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