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检察院建立“1131”工作路径,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阳曲县检察院建立“1131”工作路径,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审查各类刑事案件144件204人;研发办案进程与信息告知全程同步技术,目前已就55件案件发送告知短信260余条;开展“阳曲小米”地标知识产权宣传、“送法进企”活动;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获得2023—2024年度山西省“维护青少年权益岗”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阳曲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了“1131”(即牢固树立一条主线,牢牢把握一个总抓手,协调推进三大任务,奋力追求一个目标)工作路径,一体推进党的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紧扣“一条主线”,强基固本更有高度。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学细悟、融会贯通,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该院建立“党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全体干警”五级联学机制,采用“培训-实战-研讨-考评-提高”层进式育人模式,创建“每周一学、双周一讲、一月一研讨”的常态化学习机制,推动政治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进一步提升政治领悟力、判断力、执行力。
紧扣“一个总抓手”,监督办案更有力度。牢固树立“首位度”意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依法办案促实体公正,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深化运用“三个善于”,如针对摸排中发现的借款纠纷案中的适用法律错误,通过再审监督程序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5万元。提升效率促程序公正,研发办案进程与信息告知全程同步的技术,在法定时间节点向刑事诉讼参与人实时推送案件进展,减少司法掮客产生,目前累计就55件案件发送告知短信260余条。释法说理促效果公正,联合县融媒体中心持续推出系列访谈节目,深化检察听证、检务公开等制度,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紧扣“三大任务”(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及山西省委《实施意见》再落实,“四大检察”再发力,建设清廉型、学习型、团结型机关再推进),司法实践更有深度。持续推进检察工作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行“党建+业务+文化”的融合发展理念,创建“三同三融”“六廉共建”工作法,将党建工作要点融入检察工作谋划,制定年度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清单,抓党建促业务工作成效显著。刑事检察创新创优,完善不起诉“1+N”机制,构建“不起诉+检察意见/检察建议/公开训诫/赔礼道歉/志愿服务……”惩防体系,打造了轻罪治理特色样板;民事行政检察做实做强,培育虚假诉讼监督“三重工作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三聚焦三坚持工作法”,为全县130余名乡镇执法人员充电授课,从源头防范违法行为和行政争议重复发生,凝聚行刑双向衔接共识;公益诉讼检察走深走实,深入推进“N长+检察长”机制,持续跟踪太忻大道太原段道路安全隐患多发频发的问题,发挥一体化优势督促制定近期、中期、远期规划,确保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紧扣“追求一个目标”,三效统一更有强度。聚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目标,找准“检察之为”。夯实“检察护企”矩阵,开展“阳曲小米”地标知识产权宣传、“送法进企”等活动;与县消防救援局制定检察公益诉讼与消防安全领域协作配合机制,为企业安全生产“护法”。用心用情书写“检护民生”答卷,聚焦劳动者、妇女、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障,国家司法救助14人,发放司法救助金7.5万元;帮助农民工讨薪9万余元。聚焦食药、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检察监督,办理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件,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件,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9件31人。
本报记者邓伟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