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枫在风中: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发言氛围怎样?在小组讨论会上,会不会出现争相“抢话筒”发言的场景?代表委员“抢话筒”的场面,是不是也是记者们追逐的热点?
答:“话筒”说白了,就是话语权。在一个全省的最高议事活动中,代表委员们为表达话语去“抢话筒”,就是争夺发言权,这本身是有新闻点的,所以,媒体记者都会积极报道此事。
本报参加两会报道的记者们在采访中,确实见过一些代表委员为一个话题“抢话筒”争相发言,甚至出现过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况。在两会期间,无论你是官员、工人、农民代表,所有参会的代表委员身份平等,都在为民代言,“抢话筒”表明会议很民主,说话并非“按资排辈”。大家自由竞说,民主气氛好。
从代表、委员履行职责的角度看,也很有必要“抢话筒”,选民选你做代表就是要为选民谋利益,你要为民谋利、“为民请命”,就要把选民的呼声传达到大会上,传达到决策层,争取选民的利益得以实现。
本报记者 李飞飞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