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重点关注】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

时间: 2015年01月31日05:04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政务动态
分享到: 评论:

    

    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引领、观念塑造和行为约束作用。1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长李小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塑造山西改革发展新形象。参加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教育、社科、文艺界别的委员,就“三个文化”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个文化”筑牢“不想腐”思想防线
    德是为官之魂。高建生委员说,山西有着“三个文化”的深厚土壤,“三个文化”是山西宝贵的精神财富。重建官员伦理是官员“不想腐”的思想基础、行为基础,优秀的三晋传统文化大可借鉴。
    如果没有良好的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以良好的文化形态来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移风易俗,腐败行为就会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对此,高建生委员直言,“三个文化”为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找到了有效的切入点。
    高建生委员说,防治腐败离不开自律和他律两种方式。当下确实需要首先治标,即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贪腐,以形成震慑作用。与此同时,应当积极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这是治本之策。但是,有了制度还远不够,官员如果缺乏自律,那么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寻找制度的漏洞。相反,若能自律,即便存在一些漏洞,他也会克制自己,甚至会积极修补漏洞。这个自律,要靠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的长期培育和影响。
    弘扬“三个文化”关键还要落地
    弘扬“三个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三个文化”只有落地,才能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才能化作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的巨大力量。高建生委员说,关键要找准“三个文化”建设的着重点。在对象上从重点行业、部门、重要岗位抓起,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和示范带头抓起;在载体上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宣传教育的全覆盖,尤其要突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
    智库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靠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弘扬“三个文化”方面,智库也大有可为。侯秀娟委员说,应加大智库建设力度,组织专家学者围绕“三个文化”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在挖掘梳理的过程中,应着力展现“三个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尤其要突出揭示法治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与本地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的内在联系。魏峰委员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智库研究资金的投入,可考虑设立政府的政策研究基金。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民间智库的重视力度,坚持官方智库与民间智库的同等对待,采纳优秀的研究成果,并予以资助。
    王辉委员认为,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一方面,要依托旅游开发,整合本地历史名人故居、红色文化遗址等资源,打造培育主题形象突出、综合服务配套的旅游点。比如整合太行山、吕梁山、黄河、汾河和革命老区等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影视、画展、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丰富“三个文化”的展陈形式。
    王兆麟委员建议,加大对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的政策倾斜,将具有传承历史传统和革命传统、进行红色教育功能的文化建设部分,都纳入我省规划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三个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和开发。

本报记者 王早霞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