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革命还有大文章要做、非煤产业也要优化结构、让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5年发展目标,涉及扩大就业、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
2015年指标
关键词
煤炭革命
深化煤炭交易方式改革,完善现货交易,探索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期货交易。
着力推动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和安全保障型转变,使煤炭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加快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重点推动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个煤产业基地,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电基地,沁水、河东两大煤层气基地,晋北等煤化工基地。
推动煤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取消、调整、下放一批涉煤行政审批事项。
推动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对新设矿业权依法实行招拍挂。
关键词
非煤产业优化
大力培育发展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
推进燃煤汽车、电动汽车、甲醇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强充换电设施、加气站等配套建设,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力度。
加快发展特钢、铝镁合金、钕铁硼、半导体照明等产业,提高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
大力发展酒类、食醋、乳品、小杂粮、干鲜果蔬等特色产业。
开发现代中药新药及天然药物,发展生物制药、新型药物制剂。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切实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创新农业补贴制度,再研究出台一批新的强农惠农政策。
启动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万亩,新增实灌面积180万亩。
支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济。
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启动水权制度、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加快推进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确保500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再实现50万贫困人口脱贫。
关键词
村居环境
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改善50万农村人口和10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条件,新改造农村道路500公里,绿化村庄500个、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0个,实施30万户广播电视卫星户户通提质工程;
加快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新建改建各类农村房屋21万户,解决64万困难群众的安居问题;
抓好200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扎实办好“五件实事”,再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8.5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幼儿园300所,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
关键词
保障房
启动实施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实施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环境提质四大工程,力争早日实现全省城市建成区水电气热、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全覆盖,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棚户区基本消除,城中村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25万套、建成8万套。
大力推进城市供水、燃气、供热管网和道路建设,完成3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00万平方米。
关键词
落户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太原都市圈建设,聚合太原晋中同城化、山西科技创新城、山西高校新校区、晋中108廊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优势,推进道路、公交、通讯、金融互联互通和产业一体化。
积极推进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群发展,抓好大同都市区、上党城镇群、临汾百里汾河经济带建设,支持阳泉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对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巩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果,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山西晋剧艺术中心、少儿图书馆和古籍保护中心建设,抓好市县文化场馆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开展“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关键词
教育
新改扩建200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完成“十二五”全省建设1000所幼儿园的目标。
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大城乡教师交流、校长轮岗力度,力争再有30个左右的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深入实施“百校千企”工程。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医疗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太原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
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费体检。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强村医队伍建设。采取建立医疗联合体、实施城乡对口支援、开展远程诊疗等举措,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关键词
增收
依法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形成职工工资劳资共决机制。进一步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
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并建立正常调整和增长机制,实行乡镇工作补贴,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和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人员倾斜。
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
低收入农户每户一吨冬季取暖用煤改为现金方式发放。
关键词
社保
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措施,抓好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工作,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
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补助水平。
建立健全以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为重点的老年福利制度。
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做好残疾人就业援助、康复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关键词
环保
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工作,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
推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扶持重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支持朔州市开展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积极推进大同、运城、长治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支持晋城市低碳城市试点和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全面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加快淘汰黄标车、老旧车,推进市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强化扬尘治理,加强细颗粒物监测预警和区域联防联控,有效预防重污染天气。
继续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加快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建设,造林400万亩以上。
关键词
安全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采用“四不两直”以及明察暗访等方式,全面加强煤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和尾矿库、危化品、水库、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建筑施工、油气管道、城市燃气、特种设备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强化考核问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一票否决制”。
关键词
惩腐
坚决惩治腐败。围绕煤焦、土地、交通、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围绕教育、医疗、环保、社保、涉农等社会民生领域,围绕资源配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围绕行政审批违规问题和滥用审批权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本报记者 要维维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