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意识”的字眼并不陌生,“居安思危”的警语也时有耳闻。但是,当笔者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听到农业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在讨论中不时流露出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时,心中的感动油然而生。须知,2014年,全省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达到133亿公斤的历史新高,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逆势而上,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我省农业生产正面临资源环境、质量安全双重约束两道 ‘紧箍咒’,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高企两大‘天花板’,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需要打上问号。”赵安泽委员道出山西农业版的“盛世危言”;“品牌的力量可以带来惊人的品牌价值。内蒙古有鄂尔多斯,有蒙牛、伊利,我们有什么与之媲美的农产品品牌?”张富刚委员发出山西农业版的“天问”……笔者留意到,与会政协委员都投以赞许的目光。
有问题意识,才有清醒头脑。“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问题意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应对问题并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加以解决。
问题意识是一种工作智慧,也是一种责任担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说到底,只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才会深怀问题意识、忧患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意识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也是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当前,山西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头,树立问题意识更具有现实意义。愿每一位政协委员都把树立问题意识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少唱赞歌、多看问题,于焦点难点问题中抽丝剥茧,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见微知著,梳理出一条条革弊立新、富民强省的通衢大道。
■田建平
(责编: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