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代表团向记者开放,四十三家媒体旁听审议并提问
本报北京电 (记孟银凤 尚慧辉)“山西为什么要转型,重点在哪里?”“作为综改试验区,目前推进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打算?”3月6日上午,山西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山西厅举行全团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集体接受中外媒体采访。43家媒体的70多名记者旁听审议,其中,10余名记者就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提问。
上午9时,审议开始。代表团副团长王君主持,副团长胡苏平,代表丰立祥、吴永平、张璞、王茂设、董常生先后发言。代表们用 “科学务实”“人文关怀”“经济指标稳中求进”“民生措施普惠面广”等词语高度评价政府工作报告,并就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代表团副团长申联彬、杜善学、杜玉林参加审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
审议结束后,代表集体接受中外媒体采访。人民日报、新华社、路透社、澳洲新快报、香港大公报及台湾、新加坡等多家知名媒体到会。
副团长胡苏平主持提问,媒体记者争相采访。
新华社记者首先提问,他关注的话题是“山西为什么要转型、目前推进怎么样、重点在哪里”。代表团团长袁纯清回答提问,并感谢媒体对山西的关注。他说,转型是山西客观实际使然,山西是一个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大省,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破坏严重,抗风险能力差,不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这条路就很难走得通、走得快、走得好。山西转型的重点是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转型综改试验区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显现出良好的态势和光明的前景。2011年,非煤产业投资2097亿元,占到工业投资的60%以上,说明非煤产业已经超过了煤产业本身;非高耗能产业投资2178亿元,增长49.7%;新兴产业投资914亿元,增长49.9%。数据表明,山西转型的理念、转型的思路是对头的,已经显现效果。随着我们进一步推进,成效将会越来越明显,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人民日报记者请代表团副团长王君介绍去年山西发展情况。王君说,2011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85,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尤其是连续两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高速公路、水利工程建设都取得新成绩;民生有了新改善,两轮“五个全覆盖”被农民称为“幸福全覆盖”。王君还向媒体详细介绍了山西去年在加强“三农”工作、改革开放、文化体制改革、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应记者提问,副团长李小鹏、胡苏平分别就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取得的成绩,向媒体进行了通报。
李小鹏介绍,2004年开始这项工作到2011年,山西累计开工保障性住房138万套、建成103万套,有80多万户城镇居民、11万户农村居民分别入住。我们不仅要保证安居工程质量,还要加强对建设之后的分配、入住、退出各个环节的管理,使安居工程依法、合规、公平,发挥更大效益。
近年来山西文化发展突飞猛进。胡苏平说,山西文化体制改革连续三年受全国表彰,“四轮驱动”“以一带三”“两步并作一步走”等经验全国推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精品剧目好戏连台、异彩纷呈。胡苏平特意邀请到会记者,前往国家大剧院,欣赏山西正在演出的舞剧《粉墨春秋》。
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香港《紫荆》杂志等中外媒体记者还就山西的干部队伍建设、城镇化发展、民间资本流向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代表们一一作答。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