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酒对话:当清香汾酒遇上烈焰伏特加

中俄烈酒文化相融共生互信共赢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产经消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7月的莫斯科,清风徐徐,凉爽宜人。威严肃穆的克里姆林宫雄伟高耸,环绕流淌的莫斯科河宛如玉带,令人顿感莫斯科的独特浪漫与柔情。
  7月5日当地时间中午12时15分,“2025茶道酒香汾酒品牌推广活动”采访团成员经过10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抵达莫斯科德莫杰多沃国际机场。随后采访团成员入住莫斯科大都会酒店,立即投入“2025茶道酒香汾酒品牌推广活动”在莫斯科系列活动的紧张准备工作。
  中俄酒文化碰撞产业合作新起点
  7月9日16时,作为莫斯科系列活动重要环节——中国汾酒&俄罗斯伏特加“国酒对话论坛”在莫斯科大都会酒店隆重举行。
  莫斯科大都会酒店有120年历史,在十月革命时期,革命导师列宁经常在此发表演说。
  此次在莫斯科举行包括中国汾酒&俄罗斯伏特加“国酒对话论坛”在内的系列活动,正是汾酒走向国际化战略的最为关键环节,旨在以万里茶道为纽带探索传统酒文化与现代国际市场的对话路径,通过深层次的交流,不仅要探讨汾酒与伏特加在酿造工艺、市场拓展上的合作,更要深入思考:酒文化如何成为文明互鉴的稳定器?如何通过酒品的对话,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包容?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英,俄罗斯烈酒业协会负责人鲁斯兰·伯拉金,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王新,山西酒文化专家、山西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西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文清,以及50余家俄罗斯酿酒、销售企业、10余家俄罗斯国家级媒体代表围绕酒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合作展开深度交流。
  论坛中,韩英系统阐述汾酒酿造工艺与品质密码;鲁斯兰·伯拉金从俄罗斯伏特加工艺与市场角度,与汾酒展开跨文化对话;王文清以历史脉络梳理汾酒与俄罗斯的渊源;王新则从媒体融合视角,强调主流媒体在推动国际品牌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多方共识凝聚,为汾酒国际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选择在莫斯科举办这次论坛,意义深远。论坛开始时,首先播放了俄语版汾酒宣传片,出席论坛的嘉宾目不转睛地跟随镜头,感受汾酒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独特魅力!
  在介绍了汾酒的制作工艺和市场后,韩英表示,俄罗斯是伟大的国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饮食传统。伏特加在俄罗斯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代表着力量与热情。而汾酒,承载着东方的清雅、和谐与悠久的历史。“不同的酒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值得相互尊重、欣赏与交流。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守望相助的好朋友、互利共赢的好伙伴。文化的交流、产业的合作,正是夯实两国关系民意基础的重要桥梁。”
  韩英表示:“汾酒作为中国‘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肩负着向世界传播中国白酒文化、讲述中国传统故事的使命。我们非常珍视俄罗斯市场,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朋友开始了解并喜爱汾酒独特的清香魅力。这份认可,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在介绍了俄罗斯酒文化后,俄罗斯烈酒业协会负责人鲁斯兰·伯拉金又讲解了伏特加的生产工艺和市场销售情况,并与汾酒进行了比较。
  在讲述了汾酒6000年酒文化历史后,王文清阐述了汾酒与俄罗斯的渊源。
  “万里茶道作为中俄两国历史上兴起的一条重要商道和文化交流纽带,其意义不亚于丝绸之路,万里茶道也是一项线性文化遗产,即文化线路。”他认为,万里茶道让汾酒和汾酒酿造技艺与俄罗斯结下了不解的渊源,汾酒的高级酿造师被晋商带到了寒冷的俄罗斯,利用当地的原材料结合汾酒的酿造工艺,酿出了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酒,称这种酒为“来自中国北方的伏特加”。
  他表示,随着万里茶道的延伸,汾酒对欧洲白兰地和威士忌酒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山西商人把“杏花村汾酒双蒸法”的白酒工艺传入欧洲,直到目前,俄罗斯、丹麦、德国北部等这些处于晋商贸易线上的外国人都喜欢喝清香型白酒。可以说,以汾酒为代表的山西白酒是世界清香白酒的始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历史文化名酒。
  听了王文清对汾酒的历史和文化定位,韩英又接过话题,现场分享汾酒的工艺、品质和未来发展。“我们的核心密码,在于传承了数千年的独特酿造技艺。汾酒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技艺不仅是品质的保障,更是中华酿酒文明的活化石,这是汾酒献给世界的独特酿造智慧。”她说:“从代表中国酒魂的高端‘青花汾酒’,到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白汾酒’,再到深受大众喜爱的‘玻瓶汾酒’,我们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不同层次、同样高品质的清香体验。汾酒运用现代微生物技术深入研究发酵机理,建设智能化酿造车间提升效率与稳定性,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精准质量控制系统。科技让古老的汾酒更健康、更稳定、更卓越。”
  谈起汾酒的未来,韩英充满信心:“未来,让源自中国的汾酒的清香,飘香全球,是我们的坚定梦想。俄罗斯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包容性强,是我们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环。我们看到了俄罗斯消费者对高品质烈酒的鉴赏力。我们衷心感谢在座各位俄罗斯代理商伙伴的辛勤耕耘!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诸如品鉴会、文化体验等品牌文化推广,深化渠道建设,倾听本地声音,推动产品与服务更贴近俄罗斯市场。我们期待与各位伙伴紧密合作,互信共赢,共同推动汾酒在俄罗斯乃至欧亚市场的新发展。”她诚挚邀请俄罗斯同行到中国山西杏花村做客,品味更多汾酒文化和清香!
  王新在发言中说:“对于熟悉历史的人而言,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就是中国山西的晋商。数百年来,晋商沿着这条国际古商道,将中国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也将中国山西汾酒和清香白酒酿造技术南延北伸、东移西渐,多翼发展,奠定了当今中国白酒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经过晋商的传播、传承、创新、发展,汾酒已成为中国的骄傲,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魂’。”
  “汾酒作为中华酒文化的璀璨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责任,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积淀和结晶,也为如今汾酒国际化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实力和基础。”王新在论坛上表示,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是山西省属文化企业,在全球化和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加强国际间的媒体合作与文化交流至关重要。对接优质资源,拓展国际视野,我们责无旁贷。此次茶道酒香汾酒品牌推广活动,是顺应新时代要求,助推汾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他说:“今后,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参与挖掘汾酒历史传承、匠心精神、独特内涵和技艺品质,为推动汾酒国际化贡献我们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与使命。”
  酒香跨越国界让文明彼此照亮
  论坛持续了近2个小时,部分嘉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围绕汾酒品牌推广、中俄酒业合作等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莫斯科人都很喜欢汾酒的口感,请问汾酒为什么能有如此口感?”“请问汾酒的原料有哪些?有哪些独特之处呢?”“请问汾酒酿造工艺最核心的特点是什么?”俄罗斯媒体记者围拢在韩英身边,纷纷就与汾酒相关的话题进行采访。
  “汾酒的口感来源环境、土壤、水源、原粮、制曲工艺、酿造工艺、贮存、标准等十大极致酿造准则。影响程度最大的一是固态地缸分离发酵的工艺,二是汾酒是中国唯一用三种不同工艺制作的曲按3:3:4的比例进行混合完成发酵的。”面对五花八门的提问,对汾酒酿造过程了然于心的韩英如数家珍:“汾酒的核心原料是高粱,来自中国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专属原粮基地。这些高粱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为发酵提供糖分的同时,赋予酒体独特香气。”
  据介绍,制作汾酒大曲的主要原料大麦、豌豆,主要分别产自于中国甘肃祁连山脚下,中国河北坝上草原。酿造汾酒的水取自中国山西杏花村地下840深的深层岩溶矿泉水。“这种水经过深层岩溶过滤富含锶、碘、钙、钼、镁、铁等微量元素,呈天然弱碱性,PH值约在7.3-7.6之间,无需过滤可直接用于酿酒。”她强调:“汾酒核心的酿造工艺是固态地缸分离发酵。其特点是干净卫生、体积小均匀性好、材质是独特的微环境、具有优良的导温性和适当的透气性,是产品品质保证的核心。”
  汾酒与伏特加共同照耀人类文明长河,东西方文明在互鉴交流中更加璀璨。中国汾酒与俄罗斯伏特加的对话,结出了产业互鉴、技术交流的累累硕果。
  时光在思想的碰撞与文化的交流中悄然流逝。转眼间,中国汾酒&俄罗斯伏特加“国酒对话论坛”已接近尾声。“今天,我们在莫斯科,共同见证了汾酒从武夷山出发,穿越蒙古,跨越万里来到莫斯科的文化交融之旅;共同探讨了中俄酒业合作的无限可能。汾酒的清香,飘洒在古老的万里茶道与现代的‘一带一路’之上;中俄的友谊,也在文化与商业的交流中愈发醇厚。”韩英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更多俄罗斯朋友了解汾酒、爱上汾酒,让汾酒的品牌故事在俄罗斯这片土地上广泛传播;今天,我们以酒为笔,在文明的长卷上写下了新的篇章。希望汾酒与伏特加的对话,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让酒香跨越国界,让文明彼此照亮。”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刘子平 李吉毅

  1.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英在“国酒对话论坛”上发言。
  2.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王新发言。
  3.山西酒文化专家、山西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西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文清发表演讲。
  4.中国汾酒&俄罗斯伏特加“国酒对话论坛”现场,《茶路酒香》《清香天下》两本书的作者王文清格外引人注目。虽说是中文书籍,两位俄罗斯酒类媒体记者却饶有兴致地翻阅起来,并捧起书籍与王文清合影。

(责编: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