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效率密码
工地上的效率密码
7月18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实验学校(小学区域部分)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钢筋工、焊工、电工等多工种协同作业,塔吊、汽吊、天泵等作业机械火力全开。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逾4万平方米,包含单体建筑5座、地下车库1座及室外运动场配套附属工程,由山西建投五建集团承建。近20米高、建筑面积为7000多平方米的A1教学楼主体结构即将封顶,其他工程内容也在有序推进。项目负责人梁艳伟介绍:“高效的施工节奏背后是解锁效率密码。我们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两个流水段,多工种协同作业。在BIM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技术团队自主研发‘高支模识别插件’,可快速定位危险源,为方案编制与技术交底提供可视化支撑;创新开发进度可视化系统,可通过模型状态——没施工的是透明的,已施工的是实体的——来进行计划与实际进度对比,为进度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项目团队大力推进BIM+智慧工地建设,实现施工现场全场景数字化监控;定位式智能安全帽可实时追踪施工位置;智能用电监测设备紧盯配电箱电流、电压及漏电情况;塔吊安全预警系统联合群塔防碰撞智能监测系统,确保多机协同作业时的操作安全。这些智能化管理手段形成闭环管控,既为进度稳步推进筑牢了安全防线,也有力提升了施工效率。
晋帅妮 陈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