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业协同攻坚 “绿新智”三量齐升

——从潞安化工集团年中答卷看传统能化企业转型之路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产经消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煤炭产量超出任务目标5.63%;化工板块产量完成全年计划的53.39%——今年上半年,潞安化工集团生产经营交出出色答卷,不仅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而且产业含绿量、含新量、含智量不断提升,煤炭基本盘愈发稳固,化工产业创新成果斐然,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强劲,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跃上新台阶。

“强煤”筑基
提升绿色竞争力

  7月21日,郭庄煤业公司充填站搅拌车间里,机器高速运转,膏体充填泵发出轰隆隆的声响。那些从百米深井下运上来的煤矸石,与废弃的粉煤灰、胶结料、水等在地面被加工成膏状浆体后,通过管道输送到井下。
  “前不久,我们在井下CT1312工作面的试验现场进行技术革新,形成全新的充填挡墙优化实施方案。与传统工艺相比,充填次数减少2-3次,充填时间缩短约5天,效率提升显著,让矿山充填作业实现‘速度与安全’双升级。”郭庄煤业技术科负责人邓皓天介绍。今年6月份,郭庄煤业单日膏体充填量最高达2354立方米,成绩显著。
  充填开采是煤炭绿色开采路径之一。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实现生产提效、增加经济效益,还能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矸石返井。
  潞安化工集团勇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使命,加快推进绿色开采技术应用,在司马煤业公司、郭庄煤业公司、高河能源公司等矿井实施长短壁膏体充填开采,全面推广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朝着“黑色资源、绿色开发”目标不断迈进。
  司马煤业公司不断优化充填开采的技术参数和设备选型,引进梭车,搭配掘锚机作业,单个条带开采效率提升20%以上。
  古城煤矿综合采用地面钻孔预抽煤层瓦斯、井下穿层钻孔抽采等多种方式,优化瓦斯抽采技术,提高瓦斯抽采率。
  余吾煤业公司将瓦斯综合利用作为创建零碳矿山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8%以上瓦斯全部利用,8%以下瓦斯利用率达到90%”项目,实现降碳目的。
  潞安化工集团旗下各矿井纷纷加快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将绿色低碳要求融入企业发展全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全面转型,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
  该集团全面加强煤炭开发、生产、储运、使用全链条各环节清洁高效利用,以减污降碳、提高能效为主攻方向,以创新技术和管理为动力,加快构建绿色协同的开发体系、安全环保的生产体系、清洁完善的储运体系、多元高效的煤炭使用体系,助力山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目标实现。

“优化”破局
塑造发展新优势

  7月18日,在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公司实验室,产品研发工程师王李杨将一块通红的C型环从温度升至850℃的马弗炉中取出,放入装着淡黄色透明状油品的容器里。这淡黄色的油品就是太行冷锋淬火油。容器中瞬间蒸腾出些许烟雾,很快便恢复原状。将淬火后的C型环取出,王李杨说:“我们通过观察C型环的开口直径变化、晶状组织硬化层深度等,来检测淬火油的性能。”该公司研发团队每月定期采样,进行模拟试验,再将淬火后的部件送至客户单位,进行更精密的检测,并根据客户反馈,持续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拓展新领域,塑造企业发展新优势,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太行冷锋系列工业母机用油,今年已在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引进的进口磨齿机床上完成首次上机验证。
  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公司的创新驱动发展,是潞安化工集团推动化工产业聚链成势,聚焦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特色化发展的生动缩影。
  潞安煤基合成油公司在传统尿素产品基础上,创新生产差异化尿素产品,使其在性能、功效等方面更契合市场,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下农作物生长需要,并具有养分利用效率高、肥效持久、环保性能好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对高效、绿色肥料的需求。
  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同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潞安化工集团积极打造新增长极,力争做到传统产业“稳得住”、新兴产业“立得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坚持沿链谋划、分类推进,促进煤炭原料化、高值化利用,助力全省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全合成基础油原料优势,丰富高端润滑油产品,加快数据中心冷却液、淬火油等市场推广和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深入探索“减油扩化”,构建从煤制油生产到下游分支用户的全产业链产品,实现价值最大化。

数智赋能
激活管理新效能

  “小潞,帮我分析一下今年的煤炭价格走势。”一声指令下达,“小潞”如同训练有素的智能助手,仅用一分钟,就将今年煤炭价格走势图清晰呈现在眼前,其速度与精准度令人赞叹。
  “小潞”是潞安化工集团基于本地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搭建的智能分析体系。“我们5月中旬开始部署服务器,用近一个月实现了初步数据分析功能。经过持续训练,现在已能对集团经营管理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且在部分复杂分析任务上实现新突破。”7月18日,该集团数字化专班成员李鹏杰向记者熟练演示“小潞”的功能。
  在数字化经营分析体系建设中,潞安化工集团通过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联动,数据颗粒度细化至每日每班。如今,“小潞”与数字综合管控平台联手,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坚定“精益管理+数字化”方向,潞安化工集团持续完善优化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功能,将治理数字化纳入“一把手”工程,用好各层级“经营驾驶舱”,确保“数出一孔、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全面赋能价值创造。
  6月,该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进入全面试运行。“依托综合管控平台建设,我们健全数据采集、分析、使用、运维、评价等全流程管理体系,赋能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价值。”潞安化工集团数字化管理部部长苏玉勤说。
  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运行成果斐然:完成16座智能矿井综合管控平台单点登录+统一认证,并完成29座生产矿井省级监管视频联网对接;机电管理、安全环保等部分业务模块上线试运行,其余功能模块也在进行完善优化。平台还集成了化工板块33家化工企业调度、视频数据,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穿透式监管能力,不断推动数字化管理升级。
  聚焦主责主业扬优势,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新支撑。未来,潞安化工集团将坚持“煤化一体化”融合发展方向,深耕煤炭、化工双主业,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优势转化、动能转换,让产业含绿量更浓、含新量更足、含智量更高,全面开启一流能化企业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晋帅妮 本报通讯员郭丁丁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