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科技金融新名片

兴业银行太原分行为山西省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势赋能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产经消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排在首要位置,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科技金融,是商业银行在新时代新征程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兴业银行太原分行(以下简称:太原分行)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组建专营团队、加强产品创新,倾斜更多资源,不断加大企业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金保障,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山西省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势赋能。

聚焦人工智能
以“技术流”授信体系助力民营科技企业腾飞

  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太原分行紧紧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人工智能+”活动部署,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全力支持山西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位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智能家用清洁机器人研发与销售为主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山西省重点扶持的民营瞪羚企业。
  今年3月,太原分行行领导带队前往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调研交流,期间,敏锐地捕捉到企业属性和融资需求与太原分行推出的“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极为匹配。而后,分行基于其27项AI核心专利及技术优势,进行了“精准画像”,为企业量身定制了5000万元中期信贷支持,将“技术流”巧妙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流”,支撑企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市场拓展。
  “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是兴业银行支持科技金融、破解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题的创新之举,通过模型量化评估企业知识产权数量、科研团队实力、技术转化能力等维度,将技术“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
  目前,兴业银行“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已迭代至5.0版本,依托这一模式,太原分行推动更多“机器人”在新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截至目前,太原分行累计为全省2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等企业发放“技术流”贷款超过260亿元。

助力“国之重器”
以科技金融创新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山西省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双链主”企业、全省装备制造业的领军者,历史底蕴厚重,专业优势突出,在推动全省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具有重要位置。太原分行始终将太重集团视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助力山西省高质量转型发展。
  今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太原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监管政策,作为牵头主承销商,推动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5太重MTN004(科创债)”,发行规模10亿元,标志着山西省首单科技创新债券成功落地。这是山西金融领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太原分行在支持科创型企业直接融资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此次债券融资将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企业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促进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债券承销一直是兴业银行服务企业客户的优势产品。截至目前,太原分行债券承销规模达85亿元,排名位居山西市场第一。而这背后,是兴业银行始终坚持树立擦亮“投资银行”金色名片的战略坚定,以及致力于把“科技金融”打造成为兴业银行第四张名片的执着追求。
  近年来,太原分行充分发挥“商行+投行”专业优势,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债券承销、银团贷款、并购融资、IPO综合服务等多种融资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并不断完善“金融+非金融”服务,着力满足科技企业在科技系统、研究咨询、产业对接等方面的“非金融”服务需求,既融资又融“智”,真正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

支撑算力产业
以金融活水助力山西省加速打造全国算力产业高地

  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正抢抓机遇,加速布局算力产业,更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阳泉高新区的智算中心建设正是这一战略布局的生动实践。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是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高达15亿元,建成后将提供3000个高标准机柜,并与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形成协同互补的“双算力中心格局”,为阳泉乃至全省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能。
  该项目建设初期,融资困难如乌云般笼罩着云峰数据中心。关键时刻,太原分行充分发挥集团性综合金融优势,强化母子联动,利用信息与资源,通过撮合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授信6000万元,搭建起稳定的资金链条,使“云峰算力”逐步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图景,为山西算力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另一主阵地——大同正加速建设“环首都核心算力之城”,全力推动产业形态由“瓦特”变“比特”,经济增长方式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算力、输服务”转变,为大同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而这背后也有着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滋润,太原分行先后为两家IDC行业头部企业在大同投资的项目批复授信32亿元,已投放近20亿元,助力“算力之城”阔步前进。
  当前,山西“算力版图”正加速成型,太原分行也将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资金供给,全面助力山西省加速打造全国算力产业高地。

创新金融模式
持续构建科技金融的场景生态体系

  民营经济是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太原分行以民营科技型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依托交易将融资服务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支持科技型核心企业强链、补链、延链,加速形成“金融+产业+生态”供应链金融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从“单点突破”向“集群跃升”转型,赋能山西省新质生产力发展。
  山西一民营企业是国内领先的通信基础网络及系统集成综合服务商,先后承担了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公司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及综合维护,成为了通信基建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核心企业。
  然而,通信基建行业“长周期”的特性与传统供应链融资错配,长期面临“有订单无资产、能回款无确权”的融资困境。太原分行重构供应链金融风控模型与服务场景,将融资逻辑从“确权资产质押”转向“真实订单回款闭环”,通过进一步分析企业与三大运营商的历史合作数据、履约回款稳定性及订单规模等,为其量身定制3年期信用贷款2.4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先义后利,相伴成长。企业供血充足后,主营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其营业收入近三年年均增长5亿元。太原分行也成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30余家中小企业融资超8亿元,有效发挥乘数效应,让“供应链”成为“共赢链”,同时也将该模式成功复制至新技术、新能源、新基建等多条产业链,累计服务供应链民营企业613户,授信总额超26亿元,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这只是太原分行构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太原分行持续构建科技金融的场景生态体系,以“政策链、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人才链”为核心,将金融服务融入各类生态场景,使“五链”紧密耦合、良性循环,以金融科技服务科技产业。
  从闽江之滨到汾水之畔,扎根三晋二十载,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依托金融科技优势,紧扣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了自身成长。未来,太原分行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造“科技金融”新名片,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质效,更好赋能山西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全面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兴业力量”。

  作者系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张锐

(责编:马云梅、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