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等风来”到“迎风立”——
看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如何化解煤市燃“煤”之急
从“等风来”到“迎风立”——
看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如何化解煤市燃“煤”之急
煤炭市场风云变幻,如何逆市突围?
今年以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找方法、寻路径、破难题,从提煤质、拓市场、降库存等方面齐发力,积极应对煤炭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精控煤质,提升企业经营质效
煤质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打开销售困局的“金钥匙”。
为应对煤炭市场“寒冬”,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狠抓煤炭质量管理不放松,制定下发《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煤质管理办法(试行)》,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强煤炭生产、加工、储运各环节的质量管控,通过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和考核机制,实现煤炭产品质量稳定和煤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各生产矿井坚持“一面一策”“量体裁衣”,综合运用技术、管理等手段,优化放煤工艺,防止过度放矸,从源头把控煤质,让原煤“颗粒归仓”。
“现在放6号架和7号架,注意勤观察放煤口矸石情况,一定要保证见矸关窗,防止上层矸石混入煤流,影响煤质!”4月2日,在煤峪口矿8104综采工作面,煤峪口矿综采二队队长王海明通过对讲机指挥放煤工放煤。
为了保证煤炭品质,煤峪口矿在8104工作面采用三轮分组间隔放煤工艺进行顶煤回收,通过分阶段、分组放煤,使矸石分阶段沉降,同时动态控制矸石流动,实现对顶煤和矸石的有效控制。“通过采用三轮分组间隔放煤工艺,我们综放工作面原煤含矸率可降低1%—2%,直接减少后续洗选成本,顶煤回收率可达85%—90%。”煤峪口矿技术主管张斌介绍。
四老沟矿针对8119工作面构造复杂、断层多的地质条件,强化支架检修,提高支架初撑力,强化工作面顶板底板管理,严格实施过断层专项措施,及时控制好割顶切底岩石含量;加强对皮带、煤仓及装煤点的管理,在盘区皮带头加装除铁器、除杂物装置,严防水、泥浆和其他杂物进入煤仓和煤流系统;成立矿煤质管理小分队,坚持对各生产、装运点的煤质进行不间断抽查、巡查,从源头上把好煤质的第一道关卡。
精心组织,全力保障产量稳定
面对煤炭市场下行、需求波动的不利局面,稳住产量就如同在狂风巨浪里锚定巨轮。这是生存保障,更是责任担当。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紧盯全年任务目标不放松,多措并举保障煤炭产量稳定,优化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按照“一面一策”制定综采单产水平提升方案,充分挖掘潜能,提高生产效率;积极引进盾构机、掘锚一体机等快掘装备,提高掘进单进水平;强化过构造区域生产管理,采用千米定向钻全面探明构造产状,降低构造对生产组织的不利影响;根据采掘衔接、设备状态、洗选运销等实际情况,科学组织矿井检修,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转。
为确保矿井安全平稳生产,永定庄煤业公司全面实施“136”安全管理模式,认真开展安全集中整治活动,根据各专业、岗位特点,梳理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一通三防”、顶板治理等专项检查,对重点区域、关键部位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的隐患排查;加大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每周开展机电隐患大排查,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进行“三定”处理,提高设备开机率……
精细洗选,挖掘煤炭价值潜能
洗选是煤炭加工的重要环节,可有效降低煤炭中的灰分、硫分等杂质,提高煤炭发热量和品质,从而提升煤炭的市场价值。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坚持“粗粮”细做、“细粮”做精,加大对洗选环节的管理和投入力度,制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炭洗选加工管理办法(试行)》,各生产矿井根据煤质变化情况,合理调整采样频次和洗选配比,科学调整煤炭热值,并优化洗选工艺,提高洗选效率和质量,确保效益最大化。
破碎、分筛、洗选……4月3日,记者走进同忻矿选煤厂。现场机器轰鸣,煤流滚滚,在智能控制系统的加持下,煤炭正经过一道道工序,开启一场“淘金”之旅。
插上智能化“翅膀”后,煤炭洗选越来越“智慧”。“我们通过‘重介悬浮液密度’‘煤泥含量双变量宽域智能控制’软件,对重介悬浮液密度和磁性物含量、各煤种灰分等指标进行在线监测,自动分析重介旋流器分选过程中对悬浮液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重介系统异常状态出现的原因,按照最大产率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原则指导调节生产参数。”同忻矿选煤厂厂长程朝平告诉记者。
借助重介浅槽智能控制系统、重介旋流器智能控制系统、煤泥水浓缩过程健康保障系统、智能压滤系统等智能控制系统,同忻矿选煤厂大力推动原煤洗选由粗放型迈向全流程、专业化、精细化。
精准销售,开拓渠道强势破围
为全力打好煤炭销售“攻坚战”,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的煤炭运销部门通过强化市场调研、调整销售策略、强化驻厂驻港等措施,变“销售”为“营销”。
煤炭运销部门负责人先后走访华南、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的重点用户,深入一线调研,推动举行党建共建暨重点用户业务洽谈会,精准把握市场动向,结合用户经营、库存、需求情况及产品反馈内容,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努力争取用户理解与支持。
随后,该部门结合市场行情和用户需求情况,优化调整销售结构,按照“宜地销则地销、宜铁路则铁路,宜坑口则坑口、宜港口则港口,宜电煤则电煤、宜市场则市场”的销售策略,根据煤炭生产与存煤情况,安排云岗沟马脊梁矿、燕子山矿、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马道头煤业公司按照公路最大出矿能力组织公路地销,同时进一步增加铁路发运量,保障煤矿正常生产。
为强化全员责任意识,以“见人见事、精准考核”为原则,煤炭运销总公司制定下发《煤炭运销总公司应对煤炭市场下行各销售业务部门、区域公司驻厂驻港人员考核办法(暂行)》,安排销售部门、驻外公司、驻港机构,按照驻厂包片责任分工、分区域、分流向开展驻厂驻港工作,盯紧计划执行和打款派船情况,逐日跟踪工作进展汇报情况,切实提升双向服务工作质量。
从“等风来”到“迎风立”,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上下科学研判市场,积极主动作为,持续深耕客户,不断开拓销路,汇聚起了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
本报记者李影 通讯员吴玲 白文慧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