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建驭风前行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产经消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3月26日,由驻晋央企中国能建山西电建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电建”)承建的全国最大单机陆上风电机组——内蒙古赤峰克旗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后续将为克什克腾旗热水塘镇送去32万平方米的供暖支持。
  作为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山西电建以央企担当为己任,全力巩固新能源全产业链投建营一体化新优势。从山地到沙漠,从高海拔区域到极寒地带,都镌刻着山西电建建设者们前进的足迹。
  坚持创新引领,山西电建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山西省首个风力和光伏发电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加速新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赤峰当地天气复杂多变,风速极不稳定,而吊装需要在瞬时风力6级以下的环境中安全作业。如何高效“等风走”,成为缩短工期的关键。项目团队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研发风机智能化吊装2.0系统。“千里眼”局部空域风速风向预测分系统应运而生,它利用电磁波速与风速差,实时“捕捉”吊装作业机位8公里到12公里周围的风速风向,及时向作业人员发出预警,为应对措施的制定争取宝贵时间。
  运输道路弯曲且狭窄,项目团队针对运输情况设计个性化方案,采用分体运输的吊装方式,配合防斜吊监测系统,对歪拉斜吊进行智能识别,为项目安全吊装作业上了“双保险”。
  山西电建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中,始终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保护“绿水青山”。距离乌兰布统景区仅二十公里车程的塞罕坝北麓,该公司在绵延百里的旷野上,驭风而行,守护草原生态。项目团队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将原设计的24台8.35兆瓦风机优化为20台10兆瓦风机。不仅减少了项目建设占地面积,还创造了全国最大单机陆上风电机组的记录。
  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贡献绿电5.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6.89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46.39万吨、二氧化硫5.66万吨、粉尘1.23万吨、氮氧化物8.52万吨,为进一步优化地区能源结构,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挥积极作用。

晋帅妮 邢楠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