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喜房掌门人陈楠:让花馍入眼入口入心
迎喜房掌门人陈楠:让花馍入眼入口入心
冬至一过,年就不远了,以前一到这时候,孩子们就开始盼上了,新衣服、小零食、放鞭炮……和旁人不同,陈楠记忆最深处的年味儿,是妈妈蒸的花馍馍,没想到儿时的记忆,也成就了她的事业。
金融专业毕业,就职于世界五百强企业,按照这个模式继续发展,陈楠的事业怎么也会与花馍产生联系。但是因为儿时的记忆,因为热爱家乡非遗,90后的她选择加入青年返乡创业的行列,2023年创立迎喜房花馍品牌,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花馍产品零售营业额每年可达150万余元。
辞职创业牵手花馍
不菲的收入,还是双休,在旁人看来陈楠的事业顺风顺水,也不会和花馍联系到一起。“我妈妈一直都喜欢花馍文化,一次我俩聊天中,妈妈提出想把花馍当作事业,我当下就同意回来帮她。”陈楠说,她辞职创业做花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妈妈,同时她也想让山西的花馍文化发扬光大。
实践开始的第一步,陈楠和妈妈选址开店,把旗舰店位置选到自己家附近的晋中市榆次区,占地650平方米的空间,包括了展示区、制作区、体验区等。山西花馍自古有名,从事这一行业的也不少,想要做得与别人不同,有自己的特色,就得创新。虽然妈妈有做花馍手艺的底子,但毕竟要开店,就想更系统地学习,为此,陈楠和妈妈前往山东、陕西和山西的多个地方学习花馍手艺。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筹备,2023年4月,迎喜房花馍正式开门迎客。第一位顾客是店铺邻居,孩子过满月,订了一个男孩满月圐圙。
“别人看来,迎喜房花馍一直都是顺顺利利,其实背后我们也经历了很多。装修期间遇到疫情,给过一张设计图之后,设计师再也没有出现,现在的模样全是我们和工人师傅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不仅如此,陈楠和记者说,她的店临近开业,说好的面点师傅临时变卦不来了。还有因为种种原因,试营业一个月销量惨淡。好在她都坚持下来了,并且生意越做越好。
让顾客记得住想得起
在学习制作花馍过程中,有位山东师傅说,山西的花馍好看但不能吃,山东的花馍是好看又能吃。这句话让陈楠不服气,心里也暗下决心,要让迎喜房出品的花馍不仅好看还要好吃,更能让吃过的人记得住、想得起。
为此,除了花馍外观,陈楠更关注花馍的“内在”。在保证外观造型的基础上,对于口感和原材料的选择,她也花了很多心思。“彩色的花馍都是用果蔬汁制作的,黄色是南瓜、粉色是火龙果、红色是甜菜根、绿色是菠菜、紫色是紫薯。花馍里面还添加了鸡蛋、牛奶和蜂蜜。”陈楠说,为了满足当下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他们制作花馍使用的都是纯天然的食材。陈楠还把山西杂粮加入到花馍中,有苦荞面、黑米面、玉米面、高粱面、藜麦等。“加入粗粮后,面的醒发和上笼蒸的时间都会有变化,我们是不断做实验,一段时间我看见馒头都反胃。”陈楠说。
在花馍的外观上,陈楠和妈妈也下了功夫。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花馍制作中,她翻阅资料,研究具有吉祥寓意的山西传统纹饰,再通过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如今,她的花馍有贺寿寿桃、婚礼喜馍、中式生日蛋糕、满月和百天圐圙、开业乔迁花馍、节日花馍等七八个系列。
通过活动传承花馍文化
一年多时间,迎喜房花馍让陈楠有了很多难忘的经历。陈楠说,她们为榆次6位百岁老人制作过寿礼,还为茅台、春风动力等企业定制过企业花馍。此外,还有北京、广州等外地顾客通过小程序购买她的花馍。
迎喜房花馍越来越火,销量也不断攀升,但是陈楠并不满足于此,她还有更大的目标——让花馍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认识花馍、了解花馍、学会制作简单的花馍。为此,陈楠在店内推出教学和实践活动,可以专业系统学习花馍制作,也可以一次性体验花馍制作手艺。
提到体验花馍活动,最让陈楠记忆深刻的是与晋中市外事办、榆次区外事办以及榆次区文旅局共同开展留学生体验活动。一群留学生来到迎喜房,了解花馍历史,亲手制作桃子、佛手。
“以前上班,朝九晚五很规律,现在自己创业,基本上没有晚上10点前下过班。忙碌完一天的订单制作,到了晚上我还和妈妈一起研发新产品。”陈楠说,创业的生活虽然很累,但是看到自己的事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每一天也都变得异常充实起来。
这些日子,陈楠和妈妈又即将开始年馍礼盒的制作了……
山西晚报记者 王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