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塑料的不懈努力
——走进湖大特塑年产10000吨聚砜系列产品项目建设现场
关于塑料的不懈努力
——走进湖大特塑年产10000吨聚砜系列产品项目建设现场
图为山西湖大特塑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效果图。 图片由湖大特塑提供
提起塑料,你会想到什么?
是糖果纸、礼物盒,是仪表盘、工具箱,还是输液管、过滤膜?细细留心,塑料已广泛应用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将时钟拨回到100多年前,那时的塑料才刚刚诞生。1869年,商业上最早生产的合成塑料——赛璐珞开启了塑料的工业发展史,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这种材料还被加工成电影胶片、马车和汽车的风挡等。
从简单直接到复杂多样,技术的发展总令人瞠目。今天的塑料,在走过100多年的变迁后,还能做些什么?带着疑惑与好奇,12月5日,记者来到山西湖大特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大特塑”),关注一种名为“聚砜”的特种工程塑料。
量产,技术的突破
聚砜,被称为“黄金塑料”,刚性大、耐磨、耐燃、耐高温、耐辐射、耐酸碱、无毒、且生物相容性非常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医疗、食品、航空航天以及服装面料等各种领域,市场需求极大。“我们项目的规划是年产10000吨聚砜系列产品,一期建设2000吨/年生产线、二期建设8000吨/年生产线,两期总投资约10亿。”湖大特塑总经理宋志忠介绍。
10000吨,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据了解,目前国内膜级聚砜、聚醚砜极大程度依赖进口德国巴斯夫、比利时索尔维、日本住友、美国陶氏等国外公司产品。尽管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开始生产聚砜系列产品,但大多还处于中低端位置,品牌知名度、产品性能、质量的稳定性方面与国际龙头企业相比还有差距,尤其是医用级、膜级聚砜等高端应用领域的制备技术亟待突破。
所以,年产10000吨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不仅是一次量的追逐,更是一次质的考验。
“你看到的是我们生产的样品,质量标准上已经达到欧盟标准,可替代进口。这个可以用来做血液透析膜,这个可以用来做人工心脏瓣膜,这个可以……”小心翼翼地,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像是介绍自己精心养大的孩子一般,该项目总工程师言语间满是骄傲。
瞄准高端聚砜产品,去年4月,该项目研发团队来到平定县龙川化工园区,一边继续优化工艺、降本增效,一边配合具体的工程建设。与此同时,湖大特塑还在太原综改区成立省级膜材料研究院,主要研发包括血液透析膜、水处理膜和聚酰亚胺膜等具有前瞻性的高新材料及材料的应用,以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工艺、装备和产品的完全国产化,填补行业空白。
“技术研发就像捅窗户纸,看似只是一瞬间,但过程中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走进实验室,几张年轻稚嫩的面孔映入眼帘,操作仪器、记录数据、整理报告……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坚持,成就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
缘起,技术的交流
一次寻常的技术交流,一家公司诞生了。
2023年,山西湖大特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阳泉市平定县成立,专注特种工程塑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目标是在阳泉市发展成为一个集研发、生产和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基地。“这个项目其实是缘于一场关于新材料的技术交流会,经过考察,我们认为平定有很好的工业基础来做聚砜系列产品。于是,就来了。”谈起公司的开始,宋志忠言语间尽是对平定的喜欢,“项目建设以来,政府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前不久,我们还拿到了一个专项补贴。”
据了解,湖大特塑年产10000吨聚砜系列产品项目是2024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占地206亩,项目分两期建设,于今年5月开工。作为省市县重点项目,该项目受到阳泉市委、市政府和平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班工作组经常到项目现场了解进展情况、解决问题,协调办理前期各种手续,保障项目高效推进。“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带动形成特种工程塑料产业集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希望这一项目能够为平定县和阳泉市的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宋志忠说。
采访时已是初冬,该项目的工地上仍在加紧施工,现场的项目展示板上赫然写着——全力打造全国特种工程塑料研发生产基地,湛蓝的天空下,这几个字显得格外耀眼。
聚砜系列产品属于特种工程塑料,是海水淡化、净水处理、污水处理的优选原材料,能有效改善我们的用水水质和生活环境;聚砜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基本不与人体产生排异反应,可用于血液透析膜、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等医疗器械的制作;聚砜可代替金属用于飞机、汽车等精密结构件,是航空航天、汽车精密零部件轻量化首选的特种工程塑料……
工地的项目展示板上,聚砜的性能用途清晰明了。伴随着一阵阵的施工声,一个特种工程塑料研发生产基地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未来,可期的效益
航天航空、医疗器械、膜材料、特种纤维……聚砜系列产品的应用领域之广,很自然地决定了其市场之大,需求之高。
然而,长期以来,国外聚砜产品很大程度上垄断着我国市场,国内聚砜、特别是高端聚砜的使用“受制于人”。因此,代替进口产品、打破国外产品垄断,也是湖大特塑的初衷。
“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纯度、质量。困难则主要聚焦在制备工艺、污染治理。”宋志忠深耕化工行业二十多年,对于这些背景熟稔于心,“去年11月份,国际市场上聚醚砜的价格每吨涨了5万元。如果继续长期依赖进口,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追求高端、优化工艺、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怀着冲破困境的信念,湖大特塑不断创新,一点点突破关键技术,一步步实现预期目标。目前,该公司已实现医用级、膜级聚砜制备技术的完全自主,其成立的省级膜材料研究院,拥有国内唯一能够生产高附加值膜级聚砜系列产品的专业技术团队,产品可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不仅大幅提升了国产聚砜的制备技术水平,更增强了国家基础材料自给战略能力,有力地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按照计划,湖大特塑年产10000吨聚砜系列产品项目一期将于2025年6月投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4亿,将极大地满足国内市场对高端聚砜产品的需求,同时为聚砜下游产品的各类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湖大特塑表示,未来将精益求精,不断为我国国防军工和医疗民用领域的新材料供应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李学林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