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去哪了?

——央行发布前4个月金融数据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产经消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0512_ba97d189609845199147eb5cdc432759.jpg


  新增贷款10.19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保持300万亿元以上、存款增加7.32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了前4个月的金融数据。今年以来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哪里?支持实体经济的后劲如何?

4月信贷投放“小月不小”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47.78万亿元,同比增长9.6%;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9.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M2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4月新增贷款7300多亿元,从总量上看“小月不小”,信贷增长态势稳定均衡。同时,社融规模保持相对高位,M2余额在300万亿元以上,这些都有效保障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从近两个月的数据来看,我国信贷总量已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但这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过去靠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债务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传统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的重工业也趋于饱和,信贷需求出现“换挡”。信贷投放正逐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相适配,即使贷款增速放缓也足够支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信贷只是社会融资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深化,债券与信贷市场发展更加均衡,直接融资增速有所加快。”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前4个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17万亿元,同比多9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迫切需要与其特点相匹配的资金,主要是股权资金等直接融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可能使得信贷总量增速放缓,但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会获得更多融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金融支持质效。

信贷加速流向百万亿级“大赛道”

  超10万亿元的信贷资金去哪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给出了答案: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
  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近85%。也就是说,企业仍是新增贷款的大头,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超七成,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
  4月以来,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放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持范围、延续实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金融举措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记者了解到,4月末,绿色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保持在30%左右高位,“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增速近20%,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已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力点。”中国建设银行战略与政策协调部总经理乐玉贵表示,五篇大文章涉及的领域都是百万亿级的“大赛道”,有助于推动金融业摆脱对房地产、基建等大行业、大企业的传统路径依赖,不断培育新的业务与盈利增长点。
  “金融政策可以适度引导钱去哪,但主要还得靠经济主体的自身需求。”董希淼说,4月底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以旧换新系列活动,宏观政策引导重心正在从过去的增加供给更多转向提升需求、促进供需平衡。

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望企稳

  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绝大部分都是存款,因此可以通过银行负债端来分析钱去哪了。
  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291.5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4个月,住户存款增加6.71万亿元,但非金融企业存款和财政性存款分别减少1.65万亿元和1874亿元。
  可见存款主要在居民手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人士介绍,在经济循环的过程中,银行如果还在扩张资产、贷款仍在增加,钱不会从实体经济中减少,也不会消失,只是随着企业投资生产、居民消费、财政收支,在企业、居民、政府间转移。如果经济循环中的“活钱”变少、循环不畅,老百姓和企业微观感受上会缺钱。
  不少业内人士发现,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放缓,4月末M2增速较3月末回落1.1个百分点。专家普遍认为,近期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升温,不少银行存款向理财等非银产品分流转化,引起M2增速下行,M1增速受此影响也有回落。
  今年以来,资管产品募集增速回升较快。据业内人士测算,4月末,资管产品募集份额同比增长11%左右,一定程度分流了银行存款。
  与此同时,近期多部门对资金“低贷高存”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现象加大规范力度。张瑜认为,部分银行的不规范存贷款行为有所减少,短期内有“挤水分”效应,对M2会有一定下拉影响。
  此外,部分投向企业的贷款,也会通过各类支出体现为居民存款。温彬表示,当前,居民消费有待进一步激发,要防止存款淤积在居民手中,让钱“转”起来。未来,实体经济向好、融资需求恢复、政府债券发行加快,都有助于货币供应量增速企稳。
  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显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发挥好政策合力,有效调动经营主体的资金运用,更好实现居民敢消费、企业愿投资、政府能兜底,推动实体经济畅通循环。

新华社记者吴雨 张千千

(责编:刘洋、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