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长钢一发电项目:
“钢铁废气”在这里有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首钢长钢一发电项目:
“钢铁废气”在这里有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提到钢厂,首先会想到什么?是烟气滚滚,还是粉尘满地?作为钢铁企业,如何甩掉在人们心中的传统标签?如何让“钢铁废气”变废为宝,实现绿色“转身”?4月21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正在紧张建设中的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施工现场找寻答案。
初识项目,企业负责人便一语道破其“法门”。“项目主打‘吃干榨尽’,就是把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副产品,通过先进技术使其充分燃烧,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企业负责人表示,更直白地说,如果把煤气放散,就会造成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环境;如果放散时点燃,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实施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能够最大限度地把余气回收发电,可谓是钢铁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增效的正确“打开方式”。
发电效率是衡量项目先进程度的关键。投资2.6亿元的首钢长钢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超高温超高压技术,通过提高蒸汽初参数和增加一次中间加热,尽可能提高机组热效率。主要设备包括超高温超高压煤气锅炉、再热式抽凝式汽轮机、70MW发电机组,通过联合作业模式,大幅提升自发电率。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08亿元,年发电量可观,每年可节能9.2万吨标准煤,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了解,项目自2024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长治潞州区委、区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推进机制,定期调度、现场办公,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施工单位挂图作战、按图推进,积极协调设计施工、设备供货等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同步平行施工,有效缩短工期。目前,项目处于土建基础施工阶段,预计年底前完成设备安装及电气施工,2025年5月建成投运。
实施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是长治潞州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也是首钢长钢激活企业绿色发展新引擎的具体实践。“‘双碳’目标下,我们将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继续做好能源高效利用文章,走好从‘节能’到‘用能’的变革之路。”企业负责人表示。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张瀚予 董良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