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典型 新作为
——寨圪塔供销社全链条服务农业生产
老典型 新作为
——寨圪塔供销社全链条服务农业生产
“寨圪塔供销社可有些年头了。”浮山县寨圪塔乡的张大妈说。近日,在临汾市浮山县寨圪塔扁担精神纪念馆,张大妈一边参观,一边向记者回忆寨圪塔供销社的历史变迁,“小时候,我就爱跟着大人去供销社,踮起脚看着柜台后面的商品,再用打酱油剩的钱买几颗硬糖或小人书。”
一条扁担、两只箩筐,寨圪塔供销社历经烽火岁月,锻造了“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心系群众、热情服务”的扁担精神。近年来,寨圪塔供销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聚焦农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电商销售和土地托管四大业务。“寨圪塔供销社几乎供应了全乡的化肥。”寨圪塔供销社主任李玉栋说,“从正规渠道进货,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我们就是要保证农民群众用上性价比最高的化肥。供销社不仅提供化肥、种子、农药等各类农资产品,还向农民群众保证包退包换。”目前,寨圪塔供销社占地4870平方米,下设1个药材专业合作社、1个综合超市、1个惠农服务中心、8个综合服务社,领办了4个专业合作社和4个涉农公司。全社资产总额318.9万元,所有者权益116.2万,销售总额4673.5万元。
寨圪塔供销社的发展离不开中药材生产。浮山县野生资源丰富,连翘、黄芩、柴胡等药材产量高。1996年寨圪塔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李玉栋兼任理事长。据介绍,他们不仅鼓励群众采集野生药材,更大力支持群众大规模种植中药材。而供销社通过收购、代理、委托等形式进行购销,并做好了产前的信息、技术、肥料、农机具服务,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服务、产后的收购销售服务。现在,全县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已有近万亩,药材购销量已达到40万公斤,平均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400万元。
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寨圪塔供销社在不断探索。根据乡村振兴新形势的需要,寨圪塔供销社在全县率先建立“新网工程”终端、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全乡现已初步形成以供销社为龙头,以综合服务社、农资代理员、便民店为终端的农资配送,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销售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供销社在全乡10个行政村设立综合服务社8处,农副产品购销点5处,农民经纪人10余人,便民店4处。同时,还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和低效管理等问题。李玉栋告诉记者:“在托管过程中,我们利用了50台左右的农机具联合作业,用20天时间完成了玉米托管土地的播种,吸纳了农村劳动力,帮助他们增收。”据了解,今年寨圪塔供销社的玉米托管面积达到5180亩,占全乡土地面积的三成。经过科学种植、精心管理,为农民每亩节省种地成本50元,增产100公斤左右,充分发挥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
“寨圪塔供销社在战争时期靠服务山区群众起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靠服务山区群众壮大,因而对‘服务是宗旨,服务是生命’的信条深信不疑。”李玉栋说,“未来,供销社将切实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服务,做到‘收购到村、供应到户、服务到家’,让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供销社服务带来的效率和效益。”
本报记者高玮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