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覆 后车之鉴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产经消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31126_1e4a35436c84b7557b0f56d33093a104.jpg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A股已经连续横盘20多天,在此处“横久必跌”和“突破上行”的分歧越来越大,令很多投资者焦灼不安。本周称得上是较为虐人的一周,因为人民币大涨,周初看涨的逻辑太强,看涨的人太多,结果现实又是令人失望的一周。其实市场本身确实是以利好为主,但核心的问题还是没有资金和信心。在交易中,只有主流资金介入的行业才有上涨和盈利的机会,而这类股票也只有10%左右,其余90%的个股依然延续回落的态势,这就是A股市场的现状。即将进入12月,市场资金或许会更紧张,所以,市场结构化波段行情依然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交易逻辑。
  A股投资者大部分都是看“后视镜”投资,在作投资决策时过分依赖历史数据和过往表现,而不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变化。认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在未来也会继续好,过去表现不好的股票在未来也会继续差;看到很多人亏钱了就不敢投,看到很多人赚钱了就跟风,而这恰恰是股市里很多人亏损的根源。我们倒车的时候当然要看后视镜,以免撞到后面的东西,但是开车的时候如果还是总盯着后视镜,那肯定就会撞车。所以,我们前行时必须抬起头、往前看,放下执念和阴影,不被过去市场的走势所影响,才能抓住现在的机会。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要通过学习历史和他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未来的行动,以避免重蹈覆辙,但同时不应完全被过去所限制,而需要结合当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可能性来作出决策。股市是不断变化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条件、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管理层决策等。因此,仅依赖历史表现来预测未来,往往会忽视这些变化因素。过分依赖历史数据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情绪反应,而非基于理性分析,要么忽视或低估风险,要么因噎废食、错过良机。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历史数据和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在面对新情况时要灵活变通,进行全面分析和合理风险管理。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过去的牛市和熊市、繁荣和衰退交替出现,这些周期性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成为我们未来成功的基石。然而,历史不会简单重演,对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复制过去的成功,而是理解背后的原因和逻辑,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投资中作出更明智的选择。成功的投资者不仅会总结自己的经历,还会从其他人的成败中汲取教训。例如,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告诉我们关于市场过热的危险;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提醒我们关于杠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这些经验,投资者学会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保持警觉和谨慎。
  前车之鉴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在危机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每一次市场危机中,真实地、原原本本地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下自己在每一个重大事件发生时,对自己情绪带来的冲击,自己本能的反应,自己的看法、观点和决策。有了这样一个记录,可以使我们在经历过这个危机之后,细致地去反思我们自己本身存在的弱点。如果不做这样的工作,人们会选择性记忆,会有过高估计自己的习惯和倾向,常常会因自己的一孔之见和一得之功而沾沾自喜,而忽视了自己在整个危机过程中真实的恐惧和错误。所以,只有面对事实、面对自己,我们才可以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借鉴过去、应对未来。这种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理性分析,使我们不仅在股市中,而且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能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在市场行情和方向既定的情况下,少一些短期的期待,就会少一些因股票波动而产生的担忧。因为市场涨而看涨,一涨就兴奋;因为市场跌而看跌,一跌就担忧,这种受制于价格驱使的判断不是分析,而是情绪。大盘能横住,就是市场买卖意愿均衡造成的,横得越久,机构吸的货就越多。很多人在底部布局了好公司后,发誓要持有3到5年不卖,可一旦市场出现回落,马上夺路而逃,割肉出局,这也意味着抄底失败。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曾幽默地说:“要想在股票市场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市场吓跑。”我们不需要知道明天市场还会不会继续下跌,后天是否会再次跌破3000点,大后天是否会涨回来,我们只需大致知道当前处于底部区域,好公司只有两三折的价格,是一个较好的布局机会,要从中长期角度布局好资产,耐心等待价值回归,这就足够了。

本报记者张荣

(责编:刘洋、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