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山西特色民宿文旅品牌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炎炎夏日,晋城陵川民宿迎来客流高峰,入住率不断攀升,以至“一房难求”。与此相应的是,陵川民宿产业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都展现出专业水准,在各大平台收获了95%以上的好评率,成为“住得好、玩得好、记得住”的太行山旅居典范,进一步叫响山西特色民宿文旅品牌。
  提升共情价值。太行深处的石板房里飘出咖啡香,晋商大院的厢房变身非遗体验空间,黄河岸边的窑洞院亮起星星灯……山西民宿的独特魅力,在于其与地域文化的深度绑定。如平遥古城的一些民宿,让游客推窗可见古城墙的斑驳肌理,闭门能品老陈醋的醇厚绵长,在触摸历史脉搏中增进文化认同。再如太原武宿机场附近的民宿,为游客量身定制游玩攻略,准备地道餐品,细节处用心,迎来“回头客”
  具化乡土元素。大寨村探索“农户出租+村级管理+企业运营“模式,把闲置的“火车皮”窑洞化作“一院一特色,一屋一主题”的民宿群,使“住窑洞、吃农家饭”从过时记忆转变为新时尚。这种“土味”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对乡土价值的重新激活、对乡村生活美学的重新发现,让游客在乡愁野趣中找到情感共鸣。
  释放乘数效应。李二口唐坊·长城驿站以“民宿+长城文化”为核心,推出“烽燧夜间观星”“微长城修筑”等深度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了独具美感与内涵的住宿体验,实现民宿从“歇脚处”向“旅游目的地”的华丽升级。为进一步提升游客入住体验,我省众多民宿加速业态融合。大同市各县区以“民宿+采摘”“民宿+研学”“民宿+养生”为发展主线,打造了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民宿品牌,有力推动了乡村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打造品质消费。民宿经济要行稳致远,品质是生命线。曾经一些地方的民宿存在“脏乱差”“价不符实”等问题,透支了游客信任。近年来,我省通过制定民宿服务标准、开展星级评定、加强技能培训等举措,推动民宿从“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型。如有的太空舱宿营地,内部住宿基础设施与星级酒店住宿设施一致,配备了全屋智能控制、全景玻璃和天窗,既满足了游客对现代生活的需求,又不失自然意境。
  从太行山麓到黄河岸边,从晋商老宅到悬崖窑洞,硬件升级让民宿“住得舒适”,软件提升让服务“暖到心里”。我省民宿独特的文化气质、过硬的品质服务、鲜明的特色风格,成为盘活资源的钥匙、传承文化的载体、融合业态的平台、文旅产业的引擎。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方能赢得游客的青睐与口碑。
  打造旅游友好型环境。《山西省乡村民宿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形成50个乡村特色民宿集聚区,全省乡村民宿规模达1000家。面向未来,要继续在优化运营管理、强化品牌建设、给予政策倾斜等方面下功夫,从文化、体育、休闲、民俗等多个维度入手构建民宿特色,让更多人在三晋大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郝蒙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