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就业服务硬支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直播工坊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蔡鑫源刚结束3小时的美团券销售,就被企业当场“预订”为储备店长;在晋中信息学院的双创先锋班,教室外贴满了学生申请的营业执照……这些充满活力的场景,生动印证了山西高校倾力打造就业服务“硬支撑”带来的实效。
  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我省作出针对性安排,采取一系列举措。全省各地高校纷纷从“软指导”向“硬托举”转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平台、智慧服务和实战训练,为毕业生就业创业铺就坚实跑道。
  让就业服务站直达学生“零距离”。服务要落地,首先得有阵地。近年来,一批批功能集成的就业创业基地在三晋大地迸发活力。在太原理工大学就业服务基地,学生轻点屏幕即可完成就业协议“线上秒签”;中北大学设立“生涯咨询”“简历义工”工作点,年均开展24场“校友话就业”活动。这些站点如同社区便利店,将政策咨询、岗位对接、面试洽谈、技能实训等“一站式”服务送到学生身边,让毕业生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将实训场变身能力“锻造厂”。在产业升级加速的背景下,高校的课程调整速度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近年来,为了提高大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和水平,全省不断深化省校合作,扩围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与此同时,省内高校通过设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校园,让学生边学边干,致力于推动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
  让智慧平台化身就业路上的“导航仪”。数字时代,就业服务唯有插上“云翅膀”方能突破时空。太原理工大学连续多年与兄弟高校共同举办线上联合双选会,让地域不再成为毕业生求职障碍。该校搭建的双库匹配系统,通过动态关联115个往届案例与当前在校生数据,为毕业生规划职业路径提供了可靠参照。长远来看,用好AI模拟面试、智能测评工具等新技术新帮手,将推动“人岗适配”更加高效精准,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强大助力。
  打造就业服务硬支撑,非一日之功。当高校把服务阵地筑得更实、能力熔炉炼得更旺、智慧平台建得更灵,就能真正托举起青年学子的职业梦想,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阅川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