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王铎图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要求从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出发,统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迫在眉睫的民生痛点问题和长期积累、复杂难解的民生堵点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完善灵活就业、新业态人员参保政策,到动态监测、精准帮扶低收入群体,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精准帮扶,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角落,是筑牢公平底线的必然要求。从当前看,只有打破地域与户籍壁垒,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才能让更多人能够就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
  扩大普惠性,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教育、医疗、托育等民生领域,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期盼。《意见》提出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事实证明,惟有多管齐下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全方位扩大基础民生服务供给,方能进一步确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各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将政策温度转化为群众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一定能够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兰汀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