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浇筑时代丰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一线筑匠心,创新敢为先。4月30日,山西日报刊登了两位全国劳动模范——太钢轧钢高级技师牛国栋与太重焊接专家樊志勤的故事。他们一个在轧辊飞转中雕琢毫厘,一个在焊花四溅里淬炼匠心,用20余载光阴诠释了何谓“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彰显了新时代产业工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技术不断突破,新产品竞相涌现。从国产“手撕钢”历经千锤百炼终获世界领先工艺,到太重轨道公司获评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再到实现国内首次全尺寸高速飞车低真空超导悬浮航行……山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要加快壮大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我想当一名好工人。”一句朴素的话道出105项创新、近亿元效益是怎样炼成的。牛国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钻研轧钢技法,练就了“一眼判板型、一听辨设备”的绝活,将冷连轧生产线综合生产效率提高到27%以上。在追逐“手撕钢”极限的过程中,他提出“精、细、勤”三字诀,带领团队历经700多次失败,成功突破0.015毫米极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让中国超薄不锈钢带挺进全球产业链顶端。
  当牛国栋在轧辊与钢板间进行微米级精度博弈时,樊志勤则用焊枪与金属材料进行深度对话。作为太重集团焊接工艺带头人,樊志勤先后攻克了新型复合板高速焊接、低熔点合金以焊代铸等重大技术难关,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樊高”。多年来,从一名普通焊工到高级技师,樊志勤不仅攻克了110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装备制造难题,更将焊接操作经验淬炼为《焊工300问》,开展技术讲座上百场,培训焊工6000余人次,让匠心的星火燎原三晋大地。
  牛国栋和樊志勤两位劳模的故事,是新时代产业工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典范,折射出中国产业工人最珍贵的品质:在重复中突破,在坚守中创新。从牛国栋轧制的柔性屏钢“手撕钢”,到樊志勤的焊接机器人“徒弟”,中国制造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千万劳动者用匠心浇筑的丰碑。
  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山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渴求人才。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劳动者,加快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注入强劲动能。

贾洁梅

(责编:温文、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