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遗技艺之“活” 促乡村产业之“火”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我省榆社县建筑彩绘非遗工坊的“建筑彩绘:丹青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繁峙县晋绣非遗工坊的“繁峙晋绣:匠心巧手绣出幸福生活”两个案例入选。
  非遗工坊是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广大乡村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主要阵地,让更多植根于乡村沃土的非遗项目绽放芳华,需充分借鉴各地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促进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山西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有力推动非遗与消费场景、经济发展深度互融。通过工艺技术革新、产品形态迭代、生产效能升级等创新实践,不仅实现了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更培育出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非遗工坊在把握消费趋势、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如何更好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品牌化运营体系,成为非遗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亟待突破的课题。这就需要政府、企业、传承人形成合力,在保持非遗本真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赋能、跨界合作等创新手段,不断丰富非遗的时代内涵,走出非遗“活”起来、产业发展“火”起来的新路子。

撰稿兰汀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