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把住安全关
从源头把住安全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明确要求构建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其中源头治理被置于突出位置。我省日前召开的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农产品快检动员部署会则提出,把加快推进“农批快检”作为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这都表明,食品安全治理正在向产业链最前端延伸,生产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再强化,目的是从源头把住食品安全关。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链条长、环节多、责任模糊,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仍然屡屡刺痛着消费者的神经。一些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农药、兽药,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食品安全本质上是一项风险管理工作,隐患若在源头失控,加工流通环节也难以彻底消除风险。只有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抓起,强化全链条监管,才能真正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从源头把住安全关,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农业生产行为是核心。我省农产品生产主体量大面广,小农户分散经营仍是主要模式,蔬菜瓜果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不规范使用,土壤、水源污染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老百姓的食材安全。责任前压、关口前移,将监管起点前移至食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从源头把控住风险。要抓住全链条监管这一关键点,压实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无断点责任链条,明确的责任划分,有效规避监管盲区、责任推诿及重复执法等问题,构建起严密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从源头把住安全关,做好农产品快速检测是重要支撑。快检工作是把好食用农产品入市销售的第一关,发挥着食品安全“防火墙”“过滤网”的关键作用。我省今年将在63家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建立标准化快检室,对入场食用农产品开展全覆盖快速检测。其生成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将与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的主要产地和重点农产品承诺达标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贯通协同,阻断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流入市场、流向餐桌。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唯有加强源头治理,无限趋近“零隐患”。从源头上把住安全关,坚持全链条监管,认真落实好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就会让食品安全风险止于未发、消于未萌,织密织牢防护网,坚决守护住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贾洁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