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书写“土特产”大文章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太原市聚焦“食醋产业产能达到100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农食融合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主食加工业产值达到70亿元”目标,重点加快壮大食醋、农食融合、主食加工三大优势产业;隰县玉露香梨的深加工产品,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市场空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持续推动产业融合,我省特优农业不断提档升级。
  农产品加工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一项关键内容,能提升农村的产业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经济结构,助力乡村振兴。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山西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决定开展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2024年,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支持12个省级特优产业强县、62个农业专业镇发展;新增6个国家级、133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全年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2620亿元,同比增长10%,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实施品牌化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品牌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扩大品牌影响力。要注重品牌文化塑造,讲好山西农产品故事,提升品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乡村“土特产”资源,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建产品和服务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和服务效益。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大科研投入,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突破功能食品、生物提取等关键技术。整合科研资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特优产业的科技含量。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山西汾酒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青花汾酒等高端产品,带动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同时,要加快数字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融合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途径。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比如,稷山县以数字农科赋能板枣种植、以新模式培育林下经济、以地方特色产业培育精深加工产业链、以乡村旅游激发社会服务消费,取得良好效益。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找准特色产业及发展模式,打造农文旅特色IP。依托独特的田园景观、农业产业等资源,将农产品加工、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与旅游体验相结合,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开市场是关键。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土特产”赋予文化内涵,塑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引领地方、企业、农民以特优产业为笔,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王立忠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